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检查细节、注意事项、步骤、结果解读

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项目的不适宜人群:

暂无内容

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项目的注意细节: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以免影响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标的检测。

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有晕针史的客人请提前说明,我们将做特别安排;

二、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项目的一般步骤:

取材:血液

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原理:在被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组织凝血活酶和适量Ca2+,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本试验可反映凝血酶原、因子Ⅴ、Ⅶ、Ⅹ及纤维蛋白原的血浆水平。

试剂:

(1)兔脑浸液。

(2)0.025mol/L氯化钙溶液。

操作方法:

(1)在试管内加入0.129mol/L枸橼酸钠或0.1mol/L草酸钠溶液0.2ml,然后加入受检血液1.8ml,混匀,低速离心,分离血浆。

(2)取小试管1支,放入血浆和兔脑粉浸液各0.1ml,然后加0.025mol/L氯化钙溶液0.1ml,立即开动秒表,不断轻轻振摇试管,记录液体停止流动所需要的时间。重复两次,取平均值,并测定健康人对照。

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项目结果解读:

取材:血液

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原理:在被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组织凝血活酶和适量Ca2+,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本试验可反映凝血酶原、因子Ⅴ、Ⅶ、Ⅹ及纤维蛋白原的血浆水平。

试剂:

(1)兔脑浸液。

(2)0.025mol/L氯化钙溶液。

操作方法:

(1)在试管内加入0.129mol/L枸橼酸钠或0.1mol/L草酸钠溶液0.2ml,然后加入受检血液1.8ml,混匀,低速离心,分离血浆。

(2)取小试管1支,放入血浆和兔脑粉浸液各0.1ml,然后加0.025mol/L氯化钙溶液0.1ml,立即开动秒表,不断轻轻振摇试管,记录液体停止流动所需要的时间。重复两次,取平均值,并测定健康人对照。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相关检查
频道最新
全站最新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