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motorneuropathy,MMN)又称多灶性脱髓鞘性运动神经病。是近年来被认识的一种少见的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疾病。1985~1986年,Parry等和Roth等人几乎同时报道了4例纯运动性神经病,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非对称性肢体无力,以远端受累为主,电生理特征是在运动神经上存在持续性多灶性传导阻滞(conductionblock,CB),而感觉神经没有或只有很轻的受累。1988年,Pestronk等首次报道此病患者血清中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水平升高,并对免疫治疗有反应。自此以后,多数学者认为此病不同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和运动神经元病,而是一种单独的疾病,称之为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早在1982年,Lewis等就报道了5例临床和电生理特征与此相类似的运动感觉性神经病,2例经皮质类固醇治疗后症状改善,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这些病例为CIDP的变异型,它与MMN的不同点是前者有感觉神经受累,且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报道的MMN已超过300例。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周围神经系统
-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 治疗率:75%
- 多发人群:均可发病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30000元)
- 检查项目: 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 脑脊液的化学检查、 血清化学检查、 脑脊液肌酸激酶、 脑脊液的显微镜检查、 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 脑脊液病原体检查、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脑脊液铅、 血清砷、 脑脊液梅毒血清补体结合反应、 脑脊液蛋白、 脑脊液蛋白电泳、 脑脊液蛋白定量、 脑脊液蛋白定性、 脑脊液葡萄糖和血清葡萄糖比值、 血清肌酸激酶、 脑脊液非蛋白氮、 结核杆菌血清学检查、 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
- 典型症状: 颈背部肌肉痉挛、 肌性肌无力、 肩带肌、上肢和胸背部诸肌的肌无力和肌萎缩、 背部痉挛、 肌肉痉挛性疼痛、 痉挛性的肌张力增高、 腓肠肌痉挛性疼痛、 肌肉痉挛、 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 平滑肌痉挛、 咀嚼肌痉挛、 腓肠肌痉挛、 面部肌肉痉挛、 肩背部肌肉痛、 全身骨骼肌痉挛、 感觉障碍、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阴雨天颈肩背部酸痛、 对称性肌无力、 深感觉障碍、
- 并发症: 重症肌无力、 眼科重症肌无力、 小儿重症肌无力、 老年人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危象、 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样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