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芽生菌(Blastomycosisdermatitidis)又称北美芽生菌病,是由皮炎芽生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皮肤和骨骼为主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病变。本病主要流行于北美洲,在英国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少数散发,但患者以往都有居住在美国或接触过本菌污染物的历史。在我国,1989年吴绍熙等曾发现一例留美华裔患皮肤型感染,1999年郭润身等曾报告此病,为本土感染。本病好发于40~60岁男性。孢子进入肺泡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引起炎症反应包括多形核白细胞浸润,而后形成肉芽肿,均可表现为化脓性或化脓性肉芽肿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原发性肺皮炎芽生菌病,皮肤型皮炎芽生菌病,播散性皮炎芽生菌病。结合真菌检查和肺部检查等帮助确诊。两性霉素B是对芽生菌病的有效治疗药物。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皮肤
- 挂号科室:皮肤科,传染科
-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 治疗率:60%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3000元)
- 检查项目: 真菌培养检查、 真菌组织病理学、 真菌检查、 阴道真菌检验、 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肠道真菌病检测、 皮肤真菌镜检、 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 血培养、 淋菌培养、 痰培养、 脓液培养、 骨髓细菌培养、 脑脊液细菌培养、 钩蚴培养法、 粪细菌培养、 尿液细菌培养、 脑脊液培养+药敏试验、 前列腺液培养、
- 典型症状: 皮肤肉芽肿、 皮肤的非干酪性肉芽肿、 肉芽肿、 环状肉芽肿、 肝内形成嗜酸性肉芽肿、 单侧眼底出现肉芽肿性改变、 皮肤干枯、 皮肤花纹、 皮肤触痛、 皮肤龟裂、 皮肤搔痒、 皮肤发黄、 皮肤老化、 皮肤痣、 皮肤瘀点、 皮肤皴裂、 皮肤粘连、 皮肤发红、 皮肤撕脱伤、 皮肤冻伤、
- 并发症: 脑脓肿、 耳源性脑脓肿、 小儿脑脓肿、 外伤性脑脓肿、 脑膜炎、 耳源性脑膜炎、 外伤性脑膜炎、 脑膜炎球菌血症、 肺炎球菌脑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 结核性脑膜炎、 小儿莫拉雷脑膜炎、 流行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利斯特菌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 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