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蚴培养法是一项用于检查寄生虫的辅助检查方法。亦称试管滤纸培养法。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钩虫卵在数日内发育并孵出幼虫,一般在3~5 天后,可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检出率为直接涂片法的7 倍,也优于饱和盐水浮聚法,孵出的丝状蚴可作虫种鉴定。此相检查可以用于判断相应的病征。
- 检查部位:其他
- 科室:传染科
- 空腹检查:否
- 禁忌人群:
- 参考价格:
钩蚴培养法是一项用于检查寄生虫的辅助检查方法。亦称试管滤纸培养法。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钩虫卵在数日内发育并孵出幼虫,一般在3~5 天后,可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检出率为直接涂片法的7 倍,也优于饱和盐水浮聚法,孵出的丝状蚴可作虫种鉴定。此相检查可以用于判断相应的病征。
钩蚴培养法——检查项目的不适宜人群:
暂无内容钩蚴培养法——检查项目的注意细节:
1、检查前禁忌:检查前不要吃抗寄生虫的药物,以免影响结果。
2、检查时要求:整个过程需时5天以上,气温低时要保温,且每天加水。
不合宜人群:一般无不适合人群。
钩蚴培养法——检查项目的一般步骤:
1、取1cm×10cm试管一支加入冷开水约lml,将滤纸剪成与试管等宽但较试管稍短的“T”形纸条,横条部分用铅笔写受检者姓名,取粪便蚕豆大小,均匀涂在纸条上2/3部分,将纸条插入试管,下端浸入水中(注意勿使粪便混入水中),加塞置于20℃~30℃条件下培养。
2、培养过程中每天用滴管沿管壁滴入冷开水,以补充管内蒸发掉的水分,加水时勿冲在粪膜上。5天后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试管底水中有无钩蚴。钩蚴虫体透明,作蛇形活动。
3、如为阴性,应继续培养至第7天;如气温太低,可将培养管放人温水(30℃左右)中数分钟后,再行观察。如需作虫种鉴定,可吸取培养管底部的沉淀物滴于载玻片上镜下观察,气温较低时可将试管放入温水(30℃左右)中数分钟后,再作检查。
钩蚴培养法——检查项目结果解读:
1、取1cm×10cm试管一支加入冷开水约lml,将滤纸剪成与试管等宽但较试管稍短的“T”形纸条,横条部分用铅笔写受检者姓名,取粪便蚕豆大小,均匀涂在纸条上2/3部分,将纸条插入试管,下端浸入水中(注意勿使粪便混入水中),加塞置于20℃~30℃条件下培养。
2、培养过程中每天用滴管沿管壁滴入冷开水,以补充管内蒸发掉的水分,加水时勿冲在粪膜上。5天后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试管底水中有无钩蚴。钩蚴虫体透明,作蛇形活动。
3、如为阴性,应继续培养至第7天;如气温太低,可将培养管放人温水(30℃左右)中数分钟后,再行观察。如需作虫种鉴定,可吸取培养管底部的沉淀物滴于载玻片上镜下观察,气温较低时可将试管放入温水(30℃左右)中数分钟后,再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