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疬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scrofulaceum),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组织培养在暗处可产生黄色素为其特点,在30℃及37℃2~3周在罗氏培养基上产生菌落,25℃以下不生长。若先在37℃培养3天再改在25℃培养可迅速生长,发病机制还不确切。临床表现为外伤后10天至数月发生肉芽肿性结节,也可呈类丹毒样外观。损害常为单发,无全身症状。抗酸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可以诊断。可自愈。抗生素及菌苗治疗可加快痊愈。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皮肤,淋巴
- 挂号科室:皮肤科
-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 治疗率:40%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 检查项目: 真菌组织病理学、 皮损、 浆细胞、 骨髓浆细胞系统、 真菌检查、 阴道真菌检验、 真菌培养检查、 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肠道真菌病检测、 皮肤真菌镜检、 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 典型症状: 丹毒样外观、 带状疱疹样外观、 溃疡外观呈虫蚀样、 溃疡外观呈火山口样、 两肺毛玻璃样粟粒样或结节样改变、 肉芽肿、 咽部苹果酱样结节、 四肢屈侧出现橘皮样外观、 皮肤肉芽肿、 腕关节结节样的突起、 环状肉芽肿、 结节、 红斑结节、 黄色结节、 凉结节、 冷结节、 尿道结节、 热结节、 温结节、 腺体结节、
- 并发症: 梅毒、 脊髓梅毒、 梅毒肾病、 食管梅毒、 胎儿梅毒、 胃梅毒、 骨与关节梅毒、 妊娠合并梅毒、 神经梅毒、 潜伏梅毒、 一期梅毒、 非性病性梅毒、 梅毒合并HIV感染、 梅毒性葡萄膜炎、 梅毒性关节炎、 梅毒性角膜病变、 先天性梅毒、 梅毒性巩膜炎、 三期梅毒、 二期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