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由粘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大肠癌,为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约占大肠恶性病变的1%。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平均可达40%~60%,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开展规范化的手术治疗仍是提高大肠癌疗效的关键。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肠
- 挂号科室:胃肠外科,肿瘤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治疗率:20%
-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群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 检查项目: K-ras基因检测、 p53基因检测、 p53基因检测、 p53基因检测、 p53基因检测、 p53基因检测、 p53基因检测、 p53基因检测、 p53基因检测、 p53基因检测、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抗原检测、 基因检测、 无痛内视镜检查、 癌抗原242、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物抗原检测、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检测、 c-erbB-2基因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 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检测、
- 典型症状: 大便变细形似铅笔、 失血过多后贫血、 腹部肿块、 腹痛伴便血、 排便障碍、 腹部中线处肿块、 腹部“气串样”肿块、 上腹部肿块及腹胀、 失血过多、 肢体变细变短、 便血、 尿流变细或中断、 腹痛、 便血鲜红、 腹痛、 腹痛、 腹痛、 经期便血、 酒后便血、 产后便血、
- 并发症: 贫血、 坐骨神经痛、 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 铁利用性贫血、 骨髓病性贫血、 小儿肾性贫血、 慢性病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痨性贫血、 慢性肾性贫血、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 溶血过度所致贫血、 镰状细胞贫血、 急性失血所致贫血、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肝脏疾病所致贫血、 风湿病性贫血、 早产儿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