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由腰4,5和骶1~3神经根组成,为全身最粗大的神经,其起始处直径为15mm左右。经坐骨大孔穿出骨盆,坐骨神经一般自梨状肌下孔穿至臀部,亦有少数情况(36.21%)坐骨神经分成2股,一股穿梨状肌,一股出梨状肌下孔;也有分成多股出骨盆者。进入臀部后,位于闭孔内肌、上下孖肌和股方肌的表面,为臀大肌覆盖,此处为臀部坐骨神经最浅表部位,此段无较粗分支、周围组织疏松、紧邻髋关节,肌内注射、髋关节脱位、骨盆骨折等均易造成该处坐骨神经损伤。在其疏松的结缔组织鞘内,胫神经位于内后侧,腓总神经位于前外侧,胫神经较腓总神经粗大。坐骨神经呈弧形向外下走行,约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中内1/3交点处下行,临床常用此点来检查坐骨神经的压痛点。坐骨神经垂直而下,至股骨下1/3分成胫腓2支。坐骨神经分支点的变异很大,有的由骶神经丛即分为2支,有的则在股部下段才分为2支。
-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 发病部位:下肢,周围神经系统
- 挂号科室:骨科,中医科
-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 治疗率:50--70%
- 多发人群:男性青壮年多见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6000 —— 10000元)
- 检查项目: 踝反射、 拉塞格征、 肌电图、 盆底肌电图、 伸踝试验、 踝肱指数、 肛门反射、 跖反射、 膝反射、 下颌反射检查、 腹壁反射、 竖毛反射、 眼心反射、 桡骨膜反射、 瞳孔反射、 浅反射检查、 脑干反射检查、 提睾反射、 深反射检查、 直腿伸踝试验、
- 典型症状: 大腿以下或膝以下肌肉瘫痪、 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丧失、 小腿以下缺血、 小腿内侧感觉丧失、 股前内侧及小腿内侧感觉丧失、 大腿外侧痛、 下肢肌肉瘫痪、 膝及小腿部有广泛的瘀血斑、 步态异常、 支气管以下的损伤、 小腿肌肉萎缩、 大腿肌肉萎缩、 足背部肿胀、 足底和足背浮肿、 上臂短于前臂,小腿短于大腿、 小腿腓部肌肉疼痛和压痛、 行走后小腿肌肉痉挛、 肩臂外侧的感觉障碍和功能受限、 踝部及足背水肿、 温觉丧失、
- 并发症: 足跟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