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但大多数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血液病,其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80%-90%病例的血清或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脾脏无明显肿大。根据发病机理,诱发因素和病程,ITP分为急性型及慢性型两类。儿童80%为急性型(AITP),无性别差异,春冬两季易发病,一旦病源清除,疾病在6-12月痊愈。而成人ITP95%以上为慢性型(CITP),男女之比约1:3,一般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迁延难愈。本病病死率约为1%,多数是因颅内出血死亡。ITP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或内脏出血。
-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 发病部位:皮肤,血液血管
- 挂号科室:血液科
- 传染性:暂无
- 治疗率:80%
- 多发人群:暂无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 检查项目: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寿命、 骨髓象分析、 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 血小板压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第Ⅳ因子、 血小板检查项目、 血小板凝集试验、 平均血小板体积、 抗血小板抗体、 大型血小板比例、 血小板黏附试验、 血小板凝集功能试验、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聚集试验、 β-血小板球蛋白、 血小板钙流测定、 血小板黏附功能试验、 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
- 典型症状: 碰撞后皮肤容易青紫、 皮肤黏膜紫斑、 尿胆红素阴性、 皮肤黏膜出血、 皮肤黏膜苍白、 皮肤青紫色改变、 脐周皮肤青紫色斑、 紫斑、 全身皮肤及粘膜呈现不同程度青紫色、 畏寒、 爪甲青紫、 面色青紫、 青紫舌、 眶周青紫、 口唇青紫、 出生后即有持续青紫、 指甲呈现青紫色、 月经量多、 口唇和甲床略带青紫、 口腔黏膜呈现青紫色、
- 并发症: 贫血、 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 铁利用性贫血、 骨髓病性贫血、 小儿肾性贫血、 慢性病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痨性贫血、 慢性肾性贫血、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 溶血过度所致贫血、 镰状细胞贫血、 急性失血所致贫血、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肝脏疾病所致贫血、 风湿病性贫血、 早产儿贫血、 地中海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