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dyskinesia,TD)又称迟发性多动症、持续性运动障碍,由抗精神病药物诱发,为一种持久的刻板重复的不自主运动。Crane(1968)首先提出,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引起的最严重和棘手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相当高。最常见者为由吩噻嗪类及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s)药物所引起。口服普通抗精神病药发生率为20%~40%,使用长效抗精神病药发生率约50%。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颅脑
-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 治疗率:40%
- 多发人群:老年群体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 检查项目: SPECT显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液电解质检查、 肾上腺MRI检查、 腹部MRI检查、 颅脑MRI检查、 肾脏MRI检查、 盆腔MRI检查、 颈部MRI检查、 脊柱MRI检查、 鼻咽部MRI检查、 骨与关节MRI检查、 血液检查、 CT检查、 心血管MRI检查、 全身软组织MRI检查、 五官MRI检查、 汗液电解质检查、 颅脑CT检查、 盆腔CT检查、
- 典型症状: 颈软不能抬头、 构音不清、 身体摇晃征、 构音不良-手笨拙综合征、 角弓反张、 角弓反张位、 不能转颈、 构音障碍、 无欲-运动不能-意志缺乏综合征、 短颈、 颈短、 僵颈、 颈强直、 口齿不清、 神志不清、 颈肩痛、 摇头转颈、 颈性眩晕、 颈性头痛、 脐带绕颈、
- 并发症: 畸形性吞咽困难、 血管畸形引起的吞咽困难、 食管受压性吞咽困难、 畸形性骨炎、 两性畸形、 真两性畸形、 小儿两性畸形、 绞架性骨折或外伤性枢椎椎弓骨折、 爆裂性眼眶骨折、 缺铁性吞咽困难、 男假两性畸形、 非肾上腺素增生性假两性畸形、 附睾畸形、 颈肋畸形、 多指畸形、 胸、腰椎椎体单纯性、楔形压缩骨折、 短颈畸形、 房室管畸形、 咽血管畸形、 短腰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