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将脊椎崩裂的原因统归至先天性与外伤性两类;但实际上,真正最为多见的乃是由于退行性变所致者,约占全部脊椎崩裂者的60%以上。从解剖上来看,腰椎峡部系指上、下关节突之间的狭窄部分,此处骨质结构相对薄弱。正常腰椎有生理前凸,骶椎呈生理后凸,腰、骶椎交界处成为转折点。上方腰椎向前倾斜,下方的骶骨则向后倾斜,因此,腰骶椎的负重力自然形成向前的分力,使腰5有向前滑移的倾向。但正常情况下,由于受到腰5下关节突和周围关节囊、韧带的限制,使腰5峡部正处于两种力量的交点,因此峡部容易发生崩裂,这也是腰5峡部崩裂最多的理由。峡部崩裂以后,椎弓分为两部分,上部为上关节突、横突、椎弓根、椎体,仍与上方的脊柱保持正常联系;下部为下关节突、椎板、棘突,与下方的骶椎保持联系。两部之间失去骨性联结,上部因失去限制而向前移位,表现为椎体在下方椎体上向前滑移,称为脊椎滑脱,系由Killam命名。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腰部,脊柱
- 挂号科室:骨科,针灸科
-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 治疗率:30%
-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20000元)
- 检查项目: 骨与关节MRI检查、 肾上腺MRI检查、 腹部MRI检查、 颅脑MRI检查、 肾脏MRI检查、 盆腔MRI检查、 颈部MRI检查、 脊柱MRI检查、 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 鼻咽部MRI检查、 CT检查、 心血管MRI检查、 全身软组织MRI检查、 五官MRI检查、 颅脑CT检查、 盆腔CT检查、 乳突CT检查、 胸部CT检查、 螺旋CT检查、 肾上腺CT检查、
- 典型症状: 扭伤、 紧张、 肌腱扭伤、 韧带扭伤、 颈部扭伤、 手指扭伤、 关节扭伤、 肘部扭伤、 膝盖扭伤、 腹肌紧张、 神经痛、 面肌及颈肌紧张、 紧张性头晕、 紧张性木僵、 紧张性失眠、 肝被膜紧张、 紧张性疲劳、 肌肉紧张性疼痛、 紧张性手抖、 疱疹后神经痛、
- 并发症: 腰椎间盘突出、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