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与肝蛔虫病是既密切关联又互相区别的两个疾病,均来源于肠道蛔虫。1932年,英国医生Mure在我国施行了首例胆总管切开取蛔虫术,1942年,华西医大施行了第2例胆总管切开取蛔虫术,从而揭开了东方胆道外科的新页。自发现胆道蛔虫以来的资料记载,本病至少在我国肆虐了半个世纪,并成为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重要原因。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卫生条件的逐渐改善,胆道蛔虫病的发病率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肝,胆
- 挂号科室:肝胆外科
-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 治疗率:70%
- 多发人群:儿童、青少年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 检查项目: T管造影、 输精管造影、 术后经T形管胆道造影、 排粪造影、 结肠造影、 胆道造影、 排粪造影检查、 膀胱造影、 盆腔充气造影、 血管造影、 椎管造影、 CT造影扫描、 食管造影、 小肠造影、 静脉胆囊、胆道造影、 静脉胆道造影、 静脉尿路造影、 支气管造影、 窦道及瘘管造影、 X线碘油造影、
- 典型症状: 突发性疼痛、 突发性绞痛、 突发性右上腹绞痛、 发烧、 发烧、 发烧、 疼痛、 孕妇发烧、 持续发烧、 关节疼痛、 跟腱疼痛、 眼眶疼痛、 关节疼痛、 膝后疼痛、 溃疡疼痛、 腕部疼痛、 筋膜疼痛、 排尿疼痛、 耳后疼痛、 胫骨疼痛、
- 并发症: 小儿急性胆囊炎与胆管炎、 胆道出血、 肝脓肿、 胆管炎、 阿米巴肝脓肿、 慢性胆管炎、 急性胆管炎、 胆管结石与胆管炎、 细菌性肝脓肿、 急性胰腺炎、 小儿硬化性胆管炎、 胆囊炎、 小儿急性胰腺炎、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老年人急性胰腺炎、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老年人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