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血吸虫病于1950年在泰国南部首先发现。本病在老挝湄公河的江岛(Khongisland)流行。1978年才正式命名为湄公血吸虫病(schistosomemekongi)。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肝脾肿大、腹痛、腹泻等。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肝,肠
-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传染科
- 传染性:该病有传染性
- 治疗率:30%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 检查项目: 寄生虫血液检查、 普通透视检查、 尿中寄生虫检查、 粪便寄生虫、 寄生虫检查的定量透明法、 寄生虫检查的浓聚法、 寄生虫检查的直接涂片法、 皮肤与组织寄生虫的病原检查、 血液检查、 十二指肠液和胆汁寄生虫检查、 寄生虫排泄物和分泌物检查、 粪便显微镜检查、 肝功能检查、 血液分析仪检查、 血液电解质检查、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血液学特殊功能检查、 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 粪便血液、 男科检查、
- 典型症状:
- 并发症: 阑尾炎、 结肠癌、 慢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 老年急性阑尾炎、 异位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 妊娠性急性阑尾炎、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 艾滋病人的急性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