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血吸虫病检查,湄公血吸虫病如何诊断鉴别

周星星哈哈哈哈
2021-07-14 18:12:18

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湄公血吸虫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湄公血吸虫病检查项目有哪些。以及湄公血吸虫病如何诊断鉴别,湄公血吸虫病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湄公血吸虫病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 血常规、 肝功能检查、 粪便寄生虫、 寄生虫血液检查、 普通透视检查(透视)

一、病原检查

病原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主要的检查方法以有粪便虫卵浓集的醛醚法或毛蚴孵化法、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检查 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象以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为特点。白细胞总数多在(10~30)*109/L之间,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占20%~40%,有高达90%,但极重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常不增多,甚至消失,而中性粒细胞出现增多。慢性期嗜酸性粒细胞仍有轻度增多。晚期则因脾功能亢进,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2).肝功能试验 血清球蛋白显著增高,血清丙氨酸转酶(ALT)也轻度增高。晚期患者由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血清蛋白明显降低,出现血清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现象。慢性血吸虫尤其无症状患者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

三、辅助检查

(1).CT扫描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经CT扫描可显示肝包膜与肝内门静脉区有钙化现象;肝包膜增厚钙化,与肝内钙化中隔相垂直;在两者交界处并有切迹形成。重度肝纤维化可表现为龟背样图像。

(2).B型超声波检查 经B超检查可见肝脾肿大。

以上是对于湄公血吸虫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湄公血吸虫病应该如何鉴别诊断,湄公血吸虫病易混淆疾病。

湄公血吸虫病如何鉴别?

一、鉴别

湄公血吸虫病应与伤寒、阿米巴病、粟粒性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门脉性及坏死后肝硬化相鉴别。

急性血吸虫病有误诊为伤寒、阿米巴肝脓肿、粟粒性结核等。急性血吸虫病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是与上述疾病鉴别的重要依据。

慢性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型应与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鉴别。后者食欲减退、乏力、肝区疼痛与肝功能减损均较明显。病毒性肝炎做血清检查可有病毒抗原阳性。

病原学检查易与阿米巴原虫性痢疾,慢性菌痢鉴别。血吸虫病患者有腹泻、便血者粪便孵化阳性,而且毛蚴数较多。

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初步鉴别晚期血吸虫病与门脉性及坏死后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肝功能损害较轻,黄疸、蜘蛛痣与肝掌较少见,有脾肿大,且有慢性腹泻便血史。但仍需依赖多次病原学与免疫学试验检查才能确切鉴别。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指尖健康为您介绍的湄公血吸虫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湄公血吸虫病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湄公血吸虫病”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频道最新
全站最新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