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先天性缺损(CongenitalDefectoftheDiaphragm)多见于胸腹膜裂孔处,胸骨旁裂孔缺损则极为罕见。腹腔内脏器通过缺损处重点讨论胸腹膜裂孔缺损。Bochdalek在1848年首次报告,以婴幼儿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占活婴的1/4000,左侧占90%,右侧由于有肝脏保护或胚胎期膈的右侧比左侧闭合早而较少发病。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膈肌
- 挂号科室:心胸外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治疗率: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65%-75%
- 多发人群:以婴幼儿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50000元)
- 检查项目: 胸部疾病体征检查、 胸部CT检查、 肺和胸膜听诊、 胸部外部检查、 CT检查、 颅脑CT检查、 盆腔CT检查、 乳突CT检查、 螺旋CT检查、 肾上腺CT检查、 颈椎CT检查、 胰腺的CT检查、 脑垂体CT检查、 眼及眶区CT检查、 肺和胸膜触诊、 肺和胸膜叩诊、 四肢CT检查、 胃肠道CT检查、 耳鼻咽喉CT检查、 冠状动脉CT检查、
- 典型症状: 呼吸音减弱、 紫绀、 胃肠道症状、 癌症晚期胃肠道症状、 紫绀和血缺氧、 呼吸音粗糙、 呼吸音低、 肠鸣、 肠鸣、 食毛后导致的胃肠道症状、 管性呼吸音、 肠鸣音亢进、 肠鸣欲便、 肠鸣音消失、 立毛反射减弱、 胃容纳性减弱、 胃肠道胀气、 胃肠道淤血、 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 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
- 并发症: 食管裂孔疝、 肠梗阻、 假性肠梗阻、 老年人食管裂孔疝、 急性肠梗阻、 妊娠合并肠梗阻、 小肠梗阻、 大肠梗阻、 蛔虫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 小儿动力性肠梗阻、 胆石性肠梗阻、 肠石性肠梗阻、 小儿粘连性肠梗阻、 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毛石肠梗阻综合征、 痉挛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 神经性肠梗阻综合症、 小儿胃肠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