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气功能

肺通气功能是衡量空气进入肺泡及废气从肺泡排出过程的动态指标,含有时间概念。常用的分析指标有静息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时间肺活量及一些流速指标。①作为某些疾病诊断参考或估计其严重程度。②判断通气功能障碍类型及程度,协助诊断临床疾病,③进行劳动能力鉴定,④疾病治疗疗效评价。

检查细节、注意事项、步骤、结果解读

肺通气功能——检查项目的不适宜人群:

暂无内容

肺通气功能——检查项目的注意细节:

检查前准备:

(1)检查前应向受试者详细讲解检查方法及要领,并做适应性训练。

(2)静息通气量测定前需安静休息,应完全处于基础代谢状态下进行,周围环境安静,要求呼吸平稳。

检查时要求:

(1)由于死腔气量不能直接测定,通过测定分钟静息通气量和呼出气C02分压可计算出死腔气量,从而得到肺泡通气量。临床上常以PaCO2来反映肺泡通气量足够与否。

(2)由于测定方法和仪器不同,及受试者配合程度的差别,最大通气量正常值范围很大。一般以占预计值的百分比±20%作为正常范围。

(3)用力肺活量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均受检查时用力呼气程度的影响,前者影响较大。

(4)受检者的性别、年龄、身高及肌力可影响上述检查结果。

不适宜人群:

严重心肺疾病、身体虚弱者。

精神异常或不能很好配合者。

肺通气功能——检查项目的一般步骤:

开放式检查适于基层大规模筛选普查用。受检者取立位,与肿量计相连,平静呼吸4~5次后以最快呼吸速度与最大呼吸幅度持续重复呼吸12秒或15秒,要求呼吸次数达10~15次。休息10分钟后再重复一次。为使测定成功,事前要向受检者充分说明,测定过程中对受检者发出适时的指令并持续地指导与鼓励才能取得最佳结果。

肺通气功能——检查项目结果解读:

开放式检查适于基层大规模筛选普查用。受检者取立位,与肿量计相连,平静呼吸4~5次后以最快呼吸速度与最大呼吸幅度持续重复呼吸12秒或15秒,要求呼吸次数达10~15次。休息10分钟后再重复一次。为使测定成功,事前要向受检者充分说明,测定过程中对受检者发出适时的指令并持续地指导与鼓励才能取得最佳结果。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相关检查
频道最新
全站最新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