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灌注显像

肺灌注显像剂为99mTc标记的大聚合人血清蛋白颗粒(99mTc-MAA)或99mTc标记的微球,其直径约10~30μm,一次用量 0.5~1.5mg,约合 10~30万颗粒。当试剂注入静脉后,随血液进入右心,在右心内与血液充分混匀,然后经肺动脉随血流灌注入肺内血管床,较大的颗粒可暂时栓塞肺毛细血管前血管,较小者栓塞肺毛细血管。(99mTc-MAA)栓塞肺内各部位血管床的量与该局部的血流灌注量成正比,因此用扫描机或γ照相机所摄得的(99mTc-MAA)栓塞于肺内的放射性分布影像,即为肺内血流灌注的影像,放射性较高处示该局部血流灌注较好,较低处示该处血流灌注较差。如某部位放射性缺如,则示该处无血流灌注,说明灌注该处的血管原来已有阻塞或闭塞。正常人肺内放射性分布基本均匀,由于血流量和(99mTc-MAA)受重力影响,坐位注射时肺尖放射性稍低,仰卧位注射时,背侧肺内放射性稍高。一次显像,被阻塞的血管数只占肺毛细血管前血管和毛细血管总数的万分之几和百万分之几,故不致引起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肺功能变化。

检查细节、注意事项、步骤、结果解读

肺灌注显像——检查项目的不适宜人群:

其他人群:1.禁用于右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和严重肺动受损者、严重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2.有严重过敏史者原则上不做此项检查

肺灌注显像——检查项目的注意细节:

不适合人群:

1.禁用于右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和严重肺动受损者、严重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2.有严重过敏史者原则上不做此项检查

检查前注意:

1.检查前要询问过敏史,但病情需要者要先进行皮试。皮试后观察15min无阳件反应者即可进行肺灌注显像,但需严密观察,并备有急救药品。

检查时要求:

1.静脉注射前吸氧10min,避免肺血管痉挛造成的假阳性。

2.静脉注射显像剂速度要慢,要少抽回血,以免回血与显像剂凝成较大团块阻塞肺小动脉,否则可造成肺显像中的异常放射性热点,影响检查结果;且过多地阻塞肺血管会导致患者出现憋气等不良反应。对过敏体质患者以及肺血管床已经明显受损的患者,注药过程中出现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注射。

3.对一侧肺缺如、肺叶切除或已知肺血管床明显受损的患者,注射颗粒要相应减少。儿童做肺灌注显像时的注药量要参照体重计算,一般按每千克体重2~3MBq注射。

4.注射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放射防护。

肺灌注显像——检查项目的一般步骤:

先进行皮试,再吸氧10min,然后注射试剂,最后机器显影。

肺灌注显像——检查项目结果解读:

先进行皮试,再吸氧10min,然后注射试剂,最后机器显影。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相关检查
频道最新
全站最新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