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可水解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也能水解β-N-乙酰氨基半乳糖苷。该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器官、体液、血细胞中,是溶酶体中的一种酸性水解酶。其测定方法有比色法和荧光光度法。

检查细节、注意事项、步骤、结果解读

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查项目的不适宜人群:

暂无内容

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查项目的注意细节:

(1)对硝基酚比色法:

①基质对硝基酚应纯化,配制前置50℃烘24h。用10mmol/LNaOH配成0.04mmol/L浓度,用窄带宽分光光度计扫描吸收曲线,λmax=401nm,根据IFCC标准,Aλmax=0.7316~0.7388,Eλmax=18380±90(25℃)。

②底物溶解度小,配制时应先用适量pH4.6缓冲液调成糊状,再逐渐加缓冲液至所需量。

③测定结果超线性范围时,应将标本用生理盐水稀释后重测,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④尿酶浓度受尿量影响较大,应留取24h尿量。若以NAG/g肌酐比值计算酶排出率,即不受尿浓缩或稀释的影响,又不需留24h尿。

(2)荧光光度法:

①荧光法测NAG已有国产试剂盒,其敏感度高,不受尿色干扰。

②也可用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产930荧光光度计,激发滤光片360,发射滤光片用(400+450)复合,效果满意。

③本法酶反应液中各成分浓度为:底物1.33mmol/L,枸橼酸20mmol/L,Na2HPO432mmol/L。

④配试剂所用溶剂应用重蒸馏水,底物应无游离4-MU,BSA中应无该酶或用50℃加热2h灭活。

⑤血清中NAG于4℃稳定数小时至数天,-20℃可稳定数月。尿标本4℃稳定1周,也可用枸橼酸盐抗凝血浆。

⑥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可被二种酶催化水解,一种是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EC3.2.1.30),另一种是β-N-乙酰已糖苷酶(EC3.2.1.52),只有对提纯的酶才能限定EC3.2.1.30或EC3.2.1.52。目前国内文献中常称的NAG,严格地说是按所用底物命名的,而不是指酶对底物的特异性。所以目前国外文献常泛称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查项目的一般步骤:

(1)对硝基酚比色法混合,在405nm波长,1cm光径,蒸馏水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用(AU-AC)之差查标准曲线。

①基质对硝基酚应纯化,配制前置50℃烘24h。用10mmol/LNaOH配成0.04mmol/L浓度,用窄带宽分光光度计扫描吸收曲线,λmax=401nm,根据IFCC标准,Aλmax=0.7316~0.7388,Eλmax=18380±90(25℃)。根据对硝基酚的摩尔吸光系数

②底物溶解度小,配制时应先用适量pH4.6缓冲液调成糊状,再逐渐加缓冲液至所需量。

③测定结果超线性范围时,应将标本用生理盐水稀释后重测,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④尿酶浓度受尿量影响较大,应留取24h尿量。若以NAG/g肌酐比值计算酶排出率,即不受尿浓缩或稀释的影响,又不需留24h尿。

(2)荧光光度法:先将血清或尿用不含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缓冲液作20倍稀释,

混匀,激发波长364nm,发射波长448nm,以终止液调零,6μmol/L4-MU管调荧光强度至100后,分别测空白管及测定管的荧光强度。

①荧光法测NAG已有国产试剂盒,其敏感度高,不受尿色干扰。

②也可用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产930荧光光度计,激发滤光片360,发射滤光片用(400450)复合,效果满意。

③本法酶反应液中各成分浓度为:底物1.33mmol/L,枸橼酸20mmol/L,Na2HPO432mmol/L。

④配试剂所用溶剂应用重蒸馏水,底物应无游离4-MU,BSA中应无该酶或用50℃加热2h灭活。

⑤血清中NAG于4℃稳定数小时至数天,-20℃可稳定数月。尿标本4℃稳定1周,也可用枸橼酸盐抗凝血浆。

⑥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可被二种酶催化水解,一种是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EC3.2.1.30),另一种是β-N-乙酰已糖苷酶(EC3.2.1.52),只有对提纯的酶才能限定EC3.2.1.30或EC3.2.1.52。目前国内文献中常称的NAG,严格地说是按所用底物命名的,而不是指酶对底物的特异性。所以目前国外文献常泛称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查项目结果解读:

(1)对硝基酚比色法混合,在405nm波长,1cm光径,蒸馏水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用(AU-AC)之差查标准曲线。

①基质对硝基酚应纯化,配制前置50℃烘24h。用10mmol/LNaOH配成0.04mmol/L浓度,用窄带宽分光光度计扫描吸收曲线,λmax=401nm,根据IFCC标准,Aλmax=0.7316~0.7388,Eλmax=18380±90(25℃)。根据对硝基酚的摩尔吸光系数

②底物溶解度小,配制时应先用适量pH4.6缓冲液调成糊状,再逐渐加缓冲液至所需量。

③测定结果超线性范围时,应将标本用生理盐水稀释后重测,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④尿酶浓度受尿量影响较大,应留取24h尿量。若以NAG/g肌酐比值计算酶排出率,即不受尿浓缩或稀释的影响,又不需留24h尿。

(2)荧光光度法:先将血清或尿用不含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缓冲液作20倍稀释,

混匀,激发波长364nm,发射波长448nm,以终止液调零,6μmol/L4-MU管调荧光强度至100后,分别测空白管及测定管的荧光强度。

①荧光法测NAG已有国产试剂盒,其敏感度高,不受尿色干扰。

②也可用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产930荧光光度计,激发滤光片360,发射滤光片用(400450)复合,效果满意。

③本法酶反应液中各成分浓度为:底物1.33mmol/L,枸橼酸20mmol/L,Na2HPO432mmol/L。

④配试剂所用溶剂应用重蒸馏水,底物应无游离4-MU,BSA中应无该酶或用50℃加热2h灭活。

⑤血清中NAG于4℃稳定数小时至数天,-20℃可稳定数月。尿标本4℃稳定1周,也可用枸橼酸盐抗凝血浆。

⑥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可被二种酶催化水解,一种是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EC3.2.1.30),另一种是β-N-乙酰已糖苷酶(EC3.2.1.52),只有对提纯的酶才能限定EC3.2.1.30或EC3.2.1.52。目前国内文献中常称的NAG,严格地说是按所用底物命名的,而不是指酶对底物的特异性。所以目前国外文献常泛称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相关检查
频道最新
全站最新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