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碱

剩余碱是在38℃,二氧化碳分压在40mmHg,氧分压在100%的条件下,将血液标本滴定至pH7.40时所消耗的酸或碱的量,表示全血或血浆中碱储备增加或减少的情况。

检查细节、注意事项、步骤、结果解读

剩余碱(BE,BD)——检查项目的不适宜人群:

暂无内容

剩余碱(BE,BD)——检查项目的注意细节:

(1)抽血前要说明是否吸氧,血标本应隔绝与外界空气接触并及时送验。动脉血气分析采血部位,一般为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若需要静脉抽血,须将前臂放入45℃温水中20min,使静脉血动脉化。抽血时不宜运用止血带。

(2)使用某些药物可使血液酸碱度升高或降低,如使用碳酸氢钠、依他尼酸、谷氨酸钠、保泰松、阿司匹林等可使血液酸碱度升高;使用四环素、异烟肼、苯乙双胍、氯化铵可使血液酸碱度降低。

剩余碱(BE,BD)——检查项目的一般步骤:

1.备齐用物,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露出患者手臂,选择静脉,于静脉穿刺部位上方约4~6cm处扎紧止血带,并嘱患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2.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3.在穿刺部位下方,以左手拇指拉紧皮肤并固定静脉,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度~30度,在静脉上或旁侧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将针头略放平,稍前行固定不动,抽血至需要量时,放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并将患者前臂屈曲压迫片刻。

4.卸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内,切勿将泡沫注入,以免溶血。容器内放有玻璃珠时应迅速摇动,以除去纤维蛋白原;如系抗凝试管,应在双手内旋转搓动,以防凝固;如系干燥试管,不应摇动;如系液体培养基,应使血液与培养液混匀,并在血液注入培养瓶前后,用火焰消毒瓶口,注意勿使瓶塞接触血液。

5.送实验室同电极测定法。

剩余碱(BE,BD)——检查项目结果解读:

1.备齐用物,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露出患者手臂,选择静脉,于静脉穿刺部位上方约4~6cm处扎紧止血带,并嘱患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2.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3.在穿刺部位下方,以左手拇指拉紧皮肤并固定静脉,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度~30度,在静脉上或旁侧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将针头略放平,稍前行固定不动,抽血至需要量时,放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并将患者前臂屈曲压迫片刻。

4.卸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内,切勿将泡沫注入,以免溶血。容器内放有玻璃珠时应迅速摇动,以除去纤维蛋白原;如系抗凝试管,应在双手内旋转搓动,以防凝固;如系干燥试管,不应摇动;如系液体培养基,应使血液与培养液混匀,并在血液注入培养瓶前后,用火焰消毒瓶口,注意勿使瓶塞接触血液。

5.送实验室同电极测定法。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相关检查
频道最新
全站最新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