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肌腱囊肿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除局部肿块外,很少有症状,偶尔局部酸痛。 肌腱囊肿的鉴别诊断: 1. 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临床比较常见,好发于足部,多见于青壮年。个别囊肿发生于腕管或踝管内,可压迫神经引起相应症状。少数囊肿能自行消失,亦不再复发。多数囊肿可持续增大或存在,应予治疗。早期可予保守疗法,常用局部挤压破裂或用针头将囊液抽出后注射类固醇类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者可予手术切除。 2. 肌腱炎 肌腱炎是肌腱组织内发生退行性改变,单纯肌腱炎是跟腱和肱二头肌腱等发生自发性断裂的主要原因。其典型的病理改变包括肌腱细胞内细胞器减少,粘多糖和水分减少,胶原纤维直径增粗和明暗带增加。一般认为上述病理改变与肌腱内血供减少有关,上述病理改变结果导致胶原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最终导致肌腱发生自发性断裂。临床上常见的跟腱和肱二头肌腱断裂多发生于运动员和中年以上病人。对于急性完全性肌腱断裂者,应予手术修补。而对慢性部分损伤者可予保守治疗。 预防:少数囊肿可以自行消失,多数囊肿持续存在或有增大,须进行治疗。对小的囊肿可用手指挤压使其破裂吸收;或用粗针头抽液后囊内注入透明质酸酶或醋酸氢化考的松类药物,然后加压包扎,疗效良好,但有时容易复发。对较大的囊肿,或有症状的囊肿,或保守治疗无效和手指挤破后复发的囊肿,可行囊肿切除术。手术时应将整个囊肿连同周围部分正常的腱鞘、腱膜等组织一并切除,以免复发。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肌腱囊肿的诊断,肌腱囊肿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肌腱囊肿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指尖健康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