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无痛性肿块的诊断_腮腺无痛性肿块的鉴别

叶晓天
2021-07-15 18:18:44

指尖健康导读:腮腺无痛性肿块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基底细胞腺瘤占涎腺肿瘤的2%左右,好发于大涎腺中的腮腺,小涎腺以上唇最多见。多见于男性患者,小于40岁者少见,以50~60岁发病最多。

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无自觉症状,往往以无痛性肿块就诊。肿瘤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软。

涎腺造影X线表现为良性肿瘤的占位性病变。

需与多腺瘤、腺样囊性癌等鉴别。

腺癌(adenocarcinoma)为涎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结构不一,但没有残留的多形性腺瘤的成分。腺癌主要发生在腮腺及腭部小涎腺,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腺样囊性癌过去曾称“圆柱瘤”,根据其组织学形态,可以分为腺样、管状型及实性型,前者分化较好,后者分化较差。最常见于腭部小唾液腺及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发生舌下腺的肿瘤,多为腺样囊性癌。肿瘤易沿神经扩散,常出现神经症状,如局部疼痛、面瘫、舌麻木或舌下神经麻痹。

基底细胞腺瘤生长缓慢,有完整的被膜,术后复发者比较少见。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腮腺无痛性肿块的诊断,腮腺无痛性肿块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腮腺无痛性肿块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指尖健康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频道最新
全站最新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