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脐带血流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正常值跟怀孕的周数有关,主要有三项,以S/D值为主要指标,多以妊娠晚期S/D值小于或等于3.0作为正常值.脐血流和孕周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随着孕周的增加,脐血流呈下降趋势,脐血流正常值在24周时其平均值为3.5,上限为***,超过此值为异常。 脐带血流检查需要做如下鉴别。 第一阶段:孕26~28周S/D、RI值若升高(28周后S/D应小于3,RI应小于0.8),主要应考虑: (1)胎儿畸形:胎儿先天性疾病与脐动脉阻力关系密切,应进一步B超检查。 (2)脐带异常:当脐带缠绕、过长或过短、过细影响到胎盘循环时,出现异常的是血流阻抗 指数。若S/D值高于正常值,且B超显示脐带绕颈等异常情况,应根据妊娠分阶段严密观察。 (3)胎盘功能不良:胎盘的病理改变可致胎盘容量减少,有效血管总截面积下降,增高血流 阻力,使其血液灌注量下降。 (4)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引发孕妇发生IUGR的原因很多,除了遗传营养、有害接 触、畸形、病毒等因素外,因胎盘等妊娠附属物所致的IUGR所占比重日益加大,表现为 S/D、RI值增高。 第二阶段:36~37周以后监测,脐动脉血流阻抗分三级:1级:S/D值<3.0,脐动脉血流阻抗处于正常水平。 2级:S/D值>3.0,但<4.0,不会引发急性胎儿窘迫,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3级:S/D值>4.0,将导致围产儿预后不良。 第三阶段:分娩期脐动脉阻抗指标: 正常妊娠孕妇临产时,S/D值无明显变化,若指标异常,提示围产儿预后不良。 如果诊断为脐血流异常,最好每天数胎动以监视胎儿状况。如果脐血流异常状况不是很严重。 的话,建议采取左侧卧位,如果没有好转,必要时需要吸氧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测胎动监护,以进行自我监护,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均衡饮食,注意胎动和胎心的变化情况,还可进行吸氧进行对症治疗。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脐带血流的诊断,脐带血流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脐带血流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指尖健康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