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节后综合症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一、诊断: 从以下典型症状就可以诊断! 1、疲劳 表现:长时间上网、打游戏、看电视、看碟,眼睛红肿、身体酸痛。 2、假日消化不良,厌食 表现:肠胃不适,并伴有厌食倾向。 3、上班恐惧 表现:身心俱疲、精神涣散。 有些人还会出现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 4、旅游后遗症 表现:感冒发烧、角膜发炎、牙痛、口腔溃疡。 除了感冒、过敏疾病,呼吸道疾病也比较常见。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心理,身体症状相互鉴别。 二、预防 1、上班族 上班族是“节后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应保持平常心适时转换“角色”,进行自我调整。 (1)是采取补救措施,把生物钟调整正常。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有条件的还可以午休一会儿,晚上睡前洗个热水澡,尽量恢复到节假日前的作息时间。 (2)是调整心理,尽快收心。可以尽快停止各种应酬,试着缓和亢奋的神经,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让思维恢复到平时那种紧张的运作模式中。 (3)是做好自我调节。如多阅读报刊,听听音乐,提前安排工作计划。 (4)是做适量运动,像慢跑、散步、跳舞等,以振奋精神。 (5)是调整饮食,尽快恢复体力。心理疲劳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冷、过硬、过辛辣的饮食,减轻肠胃的负担。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和含有丰富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动物肝脏等。每天还应多饮用热茶、活性水或纯净水,适当控制零食,以便缓解身体的疲劳感。 (6)是遵从医嘱,做好节后检查。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百优解、索里昂等药物,改善情绪,消除恐惧。特别是患有消化道、呼吸道、心血管疾病的人们,节后最好到医院进行体检,或做必要的药物调节。 2、老人 平日清静惯了的老人,长假中看到儿女带着孙子孙女回家团聚,一下子进入兴奋的状态,精神高度紧张,生活也失去往日的规律,身体得不到很好休息。节后儿女 离开,老人一下子又进入安静状态,回到以往的寂寞生活中,不免心生凄凉,精神无法适应,加之打乱的作息时间一时难以恢复,这时老人极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严重的会引发其他身体疾病。为此,对老年人我们要特别关爱。 专家建议,节后老年人应注意休息,恢复因节日而中断的晨练、散步等户外活动;要调整心态,多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和平日里的老伙伴多进行沟通交流。对于儿女来说,上班后要常常给父母打电话,多与老人进行 思想交流,让老人有一个缓冲的余地,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若有必要,可带老人进行一次体检,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药物调节。并且尽量常回家看看父母,多陪陪老人,让老人健康快乐,安享晚年。 3、学生 节假日,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而节后却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分外头疼。不少家长、老师反映,孩子节后沉溺在游玩的乐趣中不可自拔,有的精神萎靡、注意力无 法集中,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和不愿意看书,觉得学习没意思、太累等厌学行为,甚至憷开学。表现在身体上主要是因喝饮料、吃零食、上网和看电视过度引起的肠胃病、眼病和肌肉疼痛等病症。 家长要尽快帮助孩子们做好开学准备 (1)调整作息时间,做到起居有序。力求早睡早起,拨回紊乱的生物钟。 (2)制定计划,做好开学准备。家长要帮助孩子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可适当布置一些作业,也可让孩子读些课外书,去书店看看。一个良好的铺垫能有效避免“节后综合征”带来的不良影响。 (3)调整孩子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尽量让饮食清淡、定时,并多喝水、多吃水果、多吃新鲜绿叶蔬菜。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节后综合症的诊断,节后综合症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节后综合症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指尖健康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