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食不化的诊断_乳食不化的鉴别

CK寇文
2021-07-15 18:06:43

指尖健康导读:乳食不化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它应属于西医学慢性消化功能紊乱,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等。因为按照中医的说法,导致积滞的原因有脾胃损伤和脾胃虚弱两种;另一方面,气虚按中医术语来讲,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用通俗地话讲,气虚可能带来:容易出汗、全身乏力、精神萎顿、头昏耳鸣、痰多或有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在这里,可以看出,气虚是因,脏腑虚弱是果,脏腑虚弱则导致胃肠“积滞”等症。如果说“气虚无积滞者”,那意思应该是有“气虚”这个“因”存在,却还没有“积滞”的状态现象,因为气虚可以是有上述列举的现象,但不一定都反映出来。

1.乳食积滞症状:不思乳食,脘腹胀满,时有疼痛,暧腐吞酸,烦躁哭闹,夜卧不宁,手足心热,大使秽臭,青苔薄白腻,脉滑。

证候分析:乳食停滞,脾胃受损,故不思乳食。中焦壅滞,则暧腐吞酸。积滞内阻,气机不利,故脘腹胀满、时有疼痛。积滞化热,内扰心脾坝u烦躁哭闹,夜卧不宁。舌苔腻、脉滑,均为乳食阻滞之象。

2.脾虚夹滞症状:面色苍黄,疲倦乏力,不思乳食,腹满喜按,大便溏薄,夜卧不安,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

证候分析:脾胃虚弱,故面黄乏力、不思乳食。脾虚运化失司,则腹满喜按、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细滑,均为脾虚夹滞之象。

1.控制饮食,禁食肥甘厚味。给服易消化及有营养的食物。

2.平时小儿进食定时定量。婴儿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相应辅食。

3.保持大便通畅。易便秘者,每日给服蜂蜜10~20毫升。”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乳食不化的诊断,乳食不化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乳食不化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指尖健康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频道最新
全站最新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