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成分及适应症

【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哌拉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 C 23 H 27 N 5 O 7 S )和他唑巴坦( C 10 H 12 N 4 O 5 S )标示量之比为 8 : 1 )均匀混合的无菌粉末。

【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对哌拉西林耐药,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的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1.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卵形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或普通拟杆菌)所致的阑尾炎(伴发穿孔或脓肿)和腹膜炎。2.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非复杂性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包括蜂窝织炎、皮肤脓肿、缺血性或糖尿病性足部感染。3.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所致的产后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性疾病。4.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仅限中度)。5.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中、重度医院获得性肺炎(医院内肺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全身和(或)局部细菌感染。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用法和用量说明

将适量本品用20毫升稀释液(氯化钠注射液或灭菌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后,立即加入250ml液体(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次至少30分钟,疗程为7~10日。医院获得性肺炎疗程为7~14日。并可根据病情及细菌学检查结果进行调整。对于正常肾功能(肌酐清除率>90ml/分钟) 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一次3.375g(含哌拉西林3g和他唑巴坦 O.375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治疗医院内肺炎时,起始剂量为一次3.375g,每4小时1次,同时合并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如果未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可根据感染程度及病情考虑停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推荐的用量见下表:肌酐清除率(ml/分钟) 推 荐 用 量 40~90: 一次3.375g,每6小时1次,一日总量12g/1.5g;20~40: 一次2.25g,每6小时1次,一日总量8g/1.0g; <20: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一次最大剂量为2.25 g,每8小时1次,并在每次血液透析后可追加0.75g。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禁忌事项

【禁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或β内酰胺酶抑制药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 用药前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者禁用。2.交叉过敏反应:对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灰黄霉素或青霉胺过敏者,对本品也可过敏,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也可能对其他青霉素过敏,故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应避免使用本品。3.有过敏史、出血史、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肠炎者皆应慎用;肾功能减退者应适当减量。(见用法用量)4.本品含钠,需要控制盐摄入量的患者使用本品时,应定期检查血清电解质水平:对于同时接受细胞毒药物或利尿药治疗的患者,要警惕发生低血钾症的可能。5.在肾功能减退病人应用本品前或应用期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反应和特殊人群

【不良反应】1.本品常见不良反应有:(1)皮肤反应:皮疹、瘙痒等。(2)消化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3)过敏反应。(4)局部反应:如注射局部刺激反应、疼痛、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和水肿等。(5)其他反应:如血小板减少、胰腺炎、发热、发热伴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等;这些反应发生在本品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治疗时。2.此外,本品尚可见下列不良反应:(1)腹泻、便秘、恶心、呕吐、腹痛、消化不良等。(2)斑丘疹、疱疹、荨麻疹、湿疹等。(3)烦躁、头晕、焦虑等。(4)其他

【特殊人群】儿童注意事项:

12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有效性尚不清楚。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少量哌拉西林可自母乳中排泄,使婴儿致敏,出现腹泻、念珠菌感染和皮疹,故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应暂停哺乳。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应适当调整剂量。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药理药物作用

1.本品与庆大霉素联合对粪肠球菌无协同作用。和某些头孢菌素联合也可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属的某些敏感菌株发生协同作用。2.体外试验中,本品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可以灭活氨基糖苷类药物。当本品与妥布霉素合用时,由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能使妥布霉素失活,使妥布霉素的药时曲线下面积、肾脏清除率及尿中排泄将分别下降11%、32%和38%。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如血液透析患者,联合应用妥布霉素与哌拉西林时,前者的药代动力学将发生变化。3.本品与丙磺舒合用,可以使哌拉西林半衰期延长21%,他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存储及生产信息

【存储方法】遮光、密封,在干燥阴凉处保存。

【生产信息】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

频道最新
全站最新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