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巯丙醇注射液

二巯丙醇注射液的成分及适应症

【成分】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本品是二巯丙醇的灭菌油溶液。二巯丙醇的化学名称是2,3-二巯基-1-丙醇。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治疗砷、汞和金中毒,与依地酸钙钠合用治疗儿童急性铅脑病。

二巯丙醇注射液的用法和用量说明

成人常用量肌内注射,按体重2~3mg/kg,第一、第二天,每4小时1次。第三天改为每6小时1次,第四天后减少到每12小时1次。疗程一般为10天。

二巯丙醇注射液的禁忌事项

【禁忌】1 严重肝功障碍者禁用,但砷中毒引起的黄疸除外。 2 禁用于铁、硒、镉中毒,因与这些物质形成的化合物毒性更大。

【注意事项】1.有花生或花生制品过敏者,不可应用本品。2.曾记载一妇女患Wilson病,应用本品6年。用药期间妊娠两次,未见有胎儿异常。3.老年人的心脏和肾脏代偿功能减退,故应慎用。4.对有心脏并高血压、肾脏并肝病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应慎用。有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禁用。5.应用本品前后应测量血压和心率。治疗过程中要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大剂量长期应用时还要检查血浆蛋白。本品与金属结合的复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容易离解,故应碱化尿液,保护肾脏。二次给药间隔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本品为油剂,肌注局部可

二巯丙醇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和特殊人群

【不良反应】本品有特殊气味。常见不良反应依次有恶心、呕吐、头痛、唇和口腔灼热感,咽和胸部紧迫感、流泪、流涕、流涎、多汗、腹痛、肢端麻木和异常感觉、肌肉和关节酸痛。剂量超过5mg/kg时出现心动过速、高血压、抽搐和昏迷,暂时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持续应用可损伤毛细血管,引起血浆渗出,导致低蛋白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血浆乳酸增高和肾脏损害。儿童不良反应与成人相同,但可有发热和暂时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一般不良反应常在给药后10分钟出现,30~60分钟后消失。

【特殊人群】

二巯丙醇注射液的药理药物作用

尚不明确。

二巯丙醇注射液的存储及生产信息

【存储方法】遮光,密闭保存。

【生产信息】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频道最新
全站最新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