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1333
- 批准日期:
- 剂型:片剂
- 规格:0.25毫克
- 储存:密封保存。
- 有效期:36个月
- 相关疾病: 心房颤动、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心房颤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脏病、 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 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贫血、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甲亢性心脏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慢性病贫血、 慢性肾性贫血、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低下、 糖尿病心脏病、 限制型心脏病、 妊娠期心脏病、 高原性心脏病、 叶酸缺乏所致贫血、 慢性疾病的贫血、 风湿性心脏病、
【成分】本品化学名称为:3β-[[O-2,O-二脱氧-β-D-核-己吡喃糖基-(1→4)-O-2,6-二脱氧-β-D-核-己吡喃糖基-(1→4)-2,6-二脱氧-β-D-核-己吡喃糖基氧代]-12β,14β-二羟基-5β-心甾-20(22)烯内酯。其分子式:C41H64O14,分子量:780.95。
【功能主治】1、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肌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及心外因素如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B1缺乏症的心功能不全疗效差;2、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成人常用量口服:常用0.125~0.5mg,每日-次,7天可达稳态血药浓度;若达快速负荷量,可每6~8小时给药0.25,mg,总剂量0.75~1.25mg/日;维持量,每日-次0.125~0.5mg。小儿常用量口服:本品总量,早产儿0.02~0.03mgkg;1月以下新生儿0.03~0.04mg/kg;1月~2岁,0.05~0.06mg/kg;2~5岁,0.03~0.04mg/kg;5~10岁,0.02~0.035mg/kg;10岁或10岁以上,照成人常用量;本品总量分3次或每6~8小时给予。
【禁忌】1 与钙注射剂合用。2 任何洋地黄类制剂中毒。3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4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若伴收缩功能不全或心房颤动仍可考虑)。5 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
【注意事项】1 不宜与酸、碱类配伍。2 慎用:①低钾血症;②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③高钙血症;④甲状腺功能低下;⑤缺血性心脏病;⑥急性心肌梗死早期;⑦活动心肌炎;⑧肾功能损害。3 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①血压、心率及心律;②心电图;③心功能监测;④电解质尤其钾、钙、镁;⑤肾功能;⑥疑有洋地黄中毒时,应作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过量时,由于蓄积性小,-般于停药后1-2天中毒表现可以消退。4 应用时应注意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5 应用时应注意剂量个体化。
【不良反应】1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促心律失常作用、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刺激延髓中枢)、下腹痛、异常的无力、软弱。2 少见的反应包括:视力模糊或"色视",如黄视、绿视、腹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精神抑郁或错乱。3 罕见的反应包括:嗜睡、头痛及皮疹、寻麻疹(过敏反应)。4 在洋地黄的中毒表现中,促心律失常最重要,最常见者为室性早搏,约占促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的33%。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或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停搏、心室颤动等。儿童中
【特殊人群】儿童注意事项:
1.儿对本品的耐受性不定,其肾清除减少;
2.儿与未成熟儿对本品敏感,按其不成熟程度而减小剂量。按体重或体表面积,1月以上婴儿比成人用量略大。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本品可通过胎盘,故妊娠后期母体用量可能增加,分娩后6周须减量。本品可排入乳汁,哺乳期妇女应用须权衡利弊。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表观分布容积减小或电解质平衡失调者,对本品耐受性低,必须减少剂量。
1 与两性霉素B、皮质激素或失钾利尿剂如布美他尼(Bumetanide,制品为丁尿胺)、依他尼酸(EthacrynicAcid,利尿酸)等同用时,可引起低血钾而致洋地黄中毒。2 与制酸药(尤其三硅酸镁)或止泻吸附药如白陶土、果胶、考来烯胺(Colestyramine,消胆胺)和其他阴离子交换树脂、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或新霉素、对氨水杨酸同用时,可抑制洋地黄强心甙吸收而导致强心甙作用减弱。3 与抗心律失常药、钙盐注射剂、可卡因、泮库溴胺(PancuroniumBromide,潘可龙,巴活郎)、萝芙木碱、琥珀胆碱(司可林,Scoline;SuxamethoniumChloride)或拟肾上腺素类药同用时,可因作用相加而导致心律失常。4 有严重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且伴正常血钾者的应用洋地黄患者不应同时应用钾盐,但噻嗪类利尿剂与本品同用时,常须给予钾盐,以防止低钾血症。5 β受体阻滞剂与本品同用,有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严重心动过缓的可能,应重视。但并不排除β阻滞剂用于洋地黄不能控制心室率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6 与奎尼丁同用,可使本品血药浓度提高约一倍,提高程度与奎尼丁用量相关,甚至可达到中毒浓度,即使停用地高辛,其血药浓度仍继续上升,这是奎尼丁从组织结合处置换出地高辛,减少其分布容积之故。两药合用时应酌减地高辛用量1/2-1/3。7 与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胺碘酮合用,由于降低肾及全身对地高辛的清除率而提高其血药浓度,可引起严重心动过缓。8 螺内酯可延长本品半衰期,需调整剂量或给药间期,随访监测本品的血药浓度。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其受体拮抗剂可使本品血药浓度增高。10 依酚氯胺(EdrophoniumChloride,Tensilon腾喜龙)与本品合用可致明显心动过缓。11 吲哚美辛(Indometacin,消炎痛)可减少本品的肾清除,使本品半衰期延长,有中毒危险,需监测血药浓度及心电图。12 与肝素同用,由于本品可能部分抵消肝素的抗凝作用,需调整肝素用量。13 洋地黄化时静脉用硫酸镁应极其谨慎,尤其是也静注钙盐时,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14 红霉素由于改变胃肠道菌群,可增加本品在胃肠道的吸收。15 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Maxolon灭吐灵)因促进肠道运动而减少地高辛的生物利用度约25%。普鲁本辛因抑制肠道蠕动而提高地高辛生物利用度约25%。
【存储方法】密封保存。
【生产信息】华源众生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