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钾注射液

氯化钾注射液的成分及适应症

【成分】氯化钾

【功能主治】电解质补充药。用于:1.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性利尿、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后引起的低钾血症等。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Bartter综合征等。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氯化钾注射液的用法和用量说明

用于严重低钾血症或不能口服者。一般用法将10%氯化钾注射液10~1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滴注(忌直接静脉滴注与推注)。补钾剂量、浓度和速度根据临床病情和血钾浓度及心电图缺钾图形改善而定。钾浓度不超过3.4g/L(45mmol/L),补钾速度不超过0.75g/小时(10mmol/小时),每日补钾量为3~4.5g(40~60mmol)。在体内缺钾引起严重快速室性异位心律失常时,如尖端扭转型心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反复发作多行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等威胁生命的严重心率失常时,钾盐浓度要高(0.5

氯化钾注射液的禁忌事项

【禁忌】1、高钾血症患者。 2、急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1.老年人肾脏清除钾功能下降,应用钾盐时较易发生高钾血症。2.下列情况慎用:1.代谢性酸中毒伴有少尿时;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弱者;3.急慢性肾功能衰竭;4.急性脱水,因严重时可致尿量减少,尿K+排泄减少;5.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低钾性麻痹应给予补钾,但需鉴别高钾性或正常血钾性周期性麻痹;6.慢性或严重腹泻可致低钾血症,但同时可致脱水和低钠血症,引起肾前性少尿;7.胃肠道梗阻、慢性胃炎、溃疡并食道狭窄、憩室、肠张力缺乏、溃疡性肠炎者、不宜口服补钾,因此时钾对胃肠道的刺激增加,可加重病情;8.传导阻滞性心律失常,尤其当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9.大面积烧伤、肌肉创伤、严重感染、大手术后24小时和严重溶血,上述情况本身可引起高钾血症;10.肾上腺性异常综合征伴盐皮质激素分泌不足。3.高钾血症时禁用。4.用药期间需作以下随访检查:1.血钾;2.心电图;3.血镁、钠、钙;4.酸碱平衡指标;5.肾功能和尿量。

氯化钾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和特殊人群

【不良反应】临床试验发现本品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且短暂,一般不需终止治疗,应用本品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类似。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发生率≥1%、与药物有关、发生率比安慰剂高的唯一不良反应是头晕。另外,不足1%的病人发生与剂量有关的体位性低血压。尽管皮疹在对照临床试验中的发生率较安慰剂低,但也有个别报导。在这些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双盲对照研究中,应用本品后,不论是否与药物有关,发生率在1%及以上的不良反应有除上述不良事件外,临床研究中至少两个病人/受试者使用氯沙坦后发生潜在的严重不良事件或发生率

【特殊人群】儿童注意事项: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无特殊发现。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人肾脏清除K+功能下降,应用钾盐时较易发生高钾血症。

氯化钾注射液的药理药物作用

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尤其是具有较明显盐皮质激素作用者、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因能促进尿钾排泄,与本品合用时降低钾盐疗效。 2、抗胆碱药物能加重口服钾盐尤其是氯化钾的胃肠道刺激作用。 3、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加重口服钾盐的胃肠道反应。 4、与库存血(库存10日以下含钾30mmol/L,库存10日以上含钾65mmol/L)、含钾药物和保钾利尿药合用时,发生高钾血症的机会增多,尤其是有肾损害者。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环孢菌素A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尿钾排泄减少,故合用时易发生高钾血症。 6、肝素能抑制醛固酮的合成,尿钾排泄减少,合用时易发生高钾血症。另外,肝素可使胃肠道出血机会增多。

氯化钾注射液的存储及生产信息

【存储方法】密闭保存。

【生产信息】徐州市古彭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频道最新
全站最新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