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心肌梗死后,心室壁心肌全层坏死。约10~38%的病例坏死的心肌逐渐被纤维疤痕组织所替代,形成室壁瘤。病变区薄层的心室壁向外膨出,心脏收缩时丧失活动能力或呈现反常运动。早在1881年对冠状动脉梗阻、心肌梗塞、心肌纤维化与左心室室壁瘤的演变过程已得到充分认识。60年代起左心室室壁瘤的临床诊断进展迅速。1955年Likoff、Bailey即开展室壁瘤闭式切除术。1958年Cooley在体外循环下施行首例室壁瘤切除术获得成功。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心脏
- 挂号科室:心胸外科,肿瘤科
- 传染性:暂无
- 治疗率:60%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0——50000元)
- 检查项目: 血清α1-酸性糖蛋白、 3.8sα2-糖蛋白、 血清肌红蛋白、 血清α2-巨球蛋白、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 胸部平片、 血清铝、 血清比黏度、 血清叶酸、 血清磷、 血清砷、 血清镉、 血清磷脂、 血清骨钙素、 血清肌酐、 血清尿酸、 血清铬、 血清硒、 血清铯、 血清金、
- 典型症状: 近迫性心肌梗塞、 左心室腔容量增大、 前胸压迫性疼痛、 近迫性昏迷、 左心室肥厚、 机械性压迫、 心肌肥厚、 纤维性钙化结节、 酒精性心肌、 癌性疼痛、 疼痛性股白肿、 烧灼性疼痛、 创伤性宫腔粘连、 持续性疼痛、 肌肉紧张性疼痛、 放射性疼痛、 疼痛性股青肿、 喉弥漫性黏膜肥厚,凹凸不平、 持续性胸部疼痛、 肩胛放射性疼痛、
- 并发症: 咯血、 大咯血、 肺栓塞、 休克、 小儿肺栓塞、 老年人肺栓塞、 烧伤休克、 小儿休克、 妊娠合并肺栓塞、 产科休克、 损伤性休克、 老年休克、 脓毒性休克、 新生儿休克、 休克型肺炎、 心源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