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人们发现既往身体健康的妊娠妇女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她们大多是以急性心力衰竭起病或出现扩张型心肌病样改变,发病时间局限在妊娠最后3个月或产后5个月内,既往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史,这种特殊的心脏疾病被称为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cardiomyopathy,PPCM)。1849年Ritchie首先报道了与妊娠有关的心力衰竭;1870年Virchow特别描述了与妊娠晚期及产褥期有关的原发性心肌病,此后很少报道。直到1930年由Hull及Gouley再次描述了以产褥期因素作为重要病因的心力衰竭疾病,此后在世界各地才陆续有较多病例报告。本病过去命名较为混乱,有命名为妊娠心脏病、分娩前后心脏病、产后心脏病、产后心肌炎、产后非炎症性心脏病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命名为围生期心肌病为妥。此病临床上虽不常见,但可直接影响母婴生命安全,因而成为目前产科危象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心脏,女性生殖
-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产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治疗率:30%
- 多发人群:孕妇
-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 检查项目: 肺毛细血管楔压、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胸部平片、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检查、 血液检查、 大生化检查、 大生化检查、 大生化检查、 大生化检查、 大生化检查、 大生化检查、 大生化检查、 大生化检查、 大生化检查、 羊水生化检查、 胸部外部检查、 胸部CT检查、 性激素六项检查、 尿路平片、
- 典型症状: 心音低钝、 围产期心肌病变、 右心衰竭、 心脏扩大、 心音异常、 房性早搏、 心音遥远、 心音微弱、 胎心音消失、 奔马律心音、 胎样心音、 多音律心音、 第一心音亢进、 频发房性早搏、 昏迷、 肾盏变钝、 第三心音奔马律、 睁眼昏迷、 浅昏迷、 中度昏迷、
- 并发症: 动脉栓塞、 急性动脉栓塞、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周围动脉栓塞、 老年急性动脉栓塞、 肾动脉栓塞、 心律失常、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 小儿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 新生儿心律失常、 小儿窦性心律失常、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小儿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