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又称胶样假性粟丘疹(colloidpseudomilium)或皮肤胶样变性(cutaneuscolloiddegeneration)。有人将其译为胶状稗粒瘤或胶质粟丘疹。最早在1942年由Reuter和Way报告。皮疹好发于颜面和手背,多数为淡黄色、粟粒至扁豆大的圆形半透明扁平丘疹,很像水疱。用针挑破后可挤出有黏性的胶样物质。
-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 发病部位:皮肤
- 挂号科室:皮肤科
-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 治疗率:40%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 检查项目: 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红细胞染色质小体、 羊水细胞性染色质检查、 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 血红蛋白F细胞酸洗脱染色试验、 糖原染色、 铁染色、 胶体铁染色、 染色体、 Y染色质、 X染色质、 核糖核酸染色、 角膜荧光素染色、 特异性脂酶染色、 α-茶酚醋酸酯酶染色、 阿利新蓝染色、 染色体核型分析、 苏丹黑B染色、 过氧化酶染色、 碱性磷酸酶染色、
- 典型症状: PAS染色阳性、 表皮角化、 表皮全层坏死及表皮下大疱、 皮下脂肪粒、 皮下结节、 皮下指头至鸽蛋大的肿块结节、 皮下沉积所出现的粟粒样结节、 女性乳房表浅质硬状如象皮者的皮下结节、 肢端角化、 表皮发生钙化、 毛孔角化过度、 掌跖角化过度、 皮下气肿、 皮下血肿、 眼皮下垂、 弥漫性血管角化、 手表皮深处的水疱、 染色体畸形、 皮下脂肪消失、 下颈部皮下气肿、
- 并发症: 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 肛门瘙痒症、 冬季瘙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