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83年,就有人认为桡神经或桡神经分支的卡压可能是引起网球肘的原因之一。1905年,Guillain报道了1例病例,一位管乐师因前臂反复的旋后和旋前,引起骨间后神经卡压。以后,对骨间后神经卡压的病例不断有临床报道。动脉瘤、肿瘤以及肘部骨折等均被认为是骨间后神经卡压的原因。然而,多年来,网球肘一直是前臂近端外侧疼痛的主要诊断。1956年,Michele和Krueger描述了桡侧旋前肌综合征(radialpronatorsyndrome)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960年,他们进一步报道了近端旋后肌松解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临床疗效。1972年,Roles和Maudsley提出了桡管综合征(radialtunnelsyndrome)的概念,并对解剖区域、结构特点、可能卡压的神经以及引起网球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1979年,Werner和Lister首次通过详尽的资料,证实了桡管神经卡压与肘外侧、前臂近端外侧疼痛的关系,并提出与肱骨外上髁炎的鉴别要点以及与网球肘的联系。近年来,随着对桡管综合征研究的不断深入,认识日臻完善。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前臂,周围神经系统
- 挂号科室:骨科,针灸科
-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 治疗率:80%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20000元)
- 检查项目: 肱桡肌肌力试验、 前锯肌肌力试验、 胫骨后肌肌力试验、 旋后肌肌力试验、 小指对掌肌肌力试验、 拇指对掌肌肌力试验、 指深屈肌肌力试验、 拇收肌肌力试验、 拇短展肌肌力试验、 股四头肌肌力试验、 趾长伸肌肌力试验、 拇短伸肌肌力试验、 指总伸肌肌力试验、 趾长屈肌肌力试验、 小指短屈肌肌力试验、 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肌力试验、 肌丙素试验、 闭孔内肌试验、 挤压小腿三头肌试验、 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
- 典型症状: 肌张力减低、 肠道张力减低、 肌张力过高、 肌张力降低、 强直性肌张力增高、 四肢肌张力增强、 钝痛、 痉挛性的肌张力增高、 关节韧带松弛或肌张力低、 肾区钝痛、 腰部钝痛、 头部呈钝痛,无搏动性、 智力减低、 骨代谢减低、 体位张力消失、 前囟张力增高、 肌体张力异常、 皮肤张力增加、 下腹部钝痛和酸胀感、 肩周区弥散的钝痛及放射痛、
- 并发症: 骨关节炎、 老年人骨关节炎、 松毛虫性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