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成人相同,小儿继发性肝肿瘤较原发性肝肿瘤更常见。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占小儿肿瘤的1.2%~5%,其中最常见的是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良性肿瘤主要是血管瘤、错构瘤及畸胎瘤。肝母细胞瘤较肝细胞癌多见,几乎都发生于5岁前小儿,约50%病人年龄小于18个月。男孩较女孩多见,尤以肝细胞癌,男∶女为2∶1。发生肝细胞癌的高峰年龄是10~14岁。与肾母细胞瘤相似,先天性畸形如半侧肢体肥大与广泛血管瘤等可并发肝恶性瘤,肝脏肿瘤与肾母细胞瘤可发生于同一患者。曾有报道,肝母细胞瘤和肝细胞癌发生于孪生儿中。肝母细胞瘤几乎都发生于正常肝脏,而小儿肝细胞癌常并发于肝硬化或原有肝实质病变。如继发于胆道闭锁及巨细胞肝炎的肝硬化发生肝恶性瘤的病例增多。此外,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Fanconisanemia)应用雄激素治疗者,有发生肝肿瘤的报道。如有慢性遗传性铬氨酸症小儿存活至2岁左右,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可达40%。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肝
- 挂号科室:肝胆外科,肿瘤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治疗率:20%--40%
- 多发人群:儿童人群
-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40000--70000
- 检查项目: 普通透视检查、 一般摄片检查、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 肝、胆、脾CT检查、 肾上腺MRI检查、 腹部MRI检查、 颅脑MRI检查、 肾脏MRI检查、 盆腔MRI检查、 颈部MRI检查、 脊柱MRI检查、 鼻咽部MRI检查、
- 典型症状: 肝区血管杂音、 血管杂音、 腹部血管杂音、 甲胎蛋白增高、 肝肿大、 血小板增多、 肝区痛、 狭窄杂音、 高热、 肝区扣痛、 肺动脉杂音、 心脏杂音、 收缩期杂音、 高热寒战、 高热不退、 反复高热、 肝区摩擦音、 连续机器样杂音、 持续颅内杂音、 腹水、
- 并发症: 黄疸、 骨质疏松、 贫血、 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 绝经后骨质疏松、 老年人骨质疏松、 缺铁性贫血、 胆汁淤积性黄疸、 小儿缺铁性贫血、 铁利用性贫血、 骨髓病性贫血、 小儿肾性贫血、 慢性病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痨性贫血、 慢性肾性贫血、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