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类固醇激素在眼部应用广泛,引起的青光眼也十分常见。皮质类固醇引起青光眼系开角型青光眼,发生在眼部或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包括眼部点用眼液或眼膏、眼周注射、外用于皮肤、全身吸入及口服或注射,经较长时间使用后眼压升高称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corticosteroidglaucoma),又叫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glucorticoidinducedglaucoma,GIG),简称激素性青光眼。1954年由Francois首先报道,其临床表现及病程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极相似,除眼压升高外,房水流畅度降低,房角开放以及最后发生青光眼杯与视野丧失。眼局部用药者比全身用药发生多,但原患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者,对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的眼压升高更敏感。大于50%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滴用皮质类固醇第2周时,其眼压比基线升高大于15mmHg。甚至有些患者在眼部频滴激素后,如1%醋酸泼尼松龙,3~5天内眼压即可出现升高。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的时间长短或者眼压的高度不能预测眼压下降所需时间。但需指出在采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数年后一旦停用,眼压可能不会降低。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眼
- 挂号科室:眼科
-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 治疗率:50%
- 多发人群:所有群体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 检查项目: Schiφtz氏压陷眼压计测量法、 眼压计测量法、 前房轴深检查法、 压平眼压计测量法、 前房角镜检查法、 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法、 Frenzel氏眼镜检查法、 瞳孔外观、 语言检查法、 巩膜检查法、 泪腺检查法、 咽鼓管检查法、 马氏杆检查法、 虹膜检查法、 瞳孔检查、 非接触眼压计、 裸眼检查法、 远视力检查法、 骶髂关节检查法、 眼球及眼眶检查法、
- 典型症状: 瞳孔两侧不等大、 瞳孔变形、 瞳孔异常、 瞳孔大小不等、 瞳孔变白、 阿罗瞳孔、 瞳孔固定、 瞳孔部分阻滞、 眼压升高、 瞳孔不对称、 瞳孔如锯齿或梅花状、 眼底出血和渗出、 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光、 瞳孔缘色素外翻、 眼压突然迅速升高、 瞳孔中能见到白色反光、 玻璃体经瞳孔向前房凸出、 视力障碍、 眼痛、 高眼压、
- 并发症: 蚕蚀性角膜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