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型也称汉特(Hunter)综合征,最早由Hunter(1917)描述,Wolff(1946)报道了第1个X连锁遗传的Hunter综合征家族。Mekusick(1965)等根据此型的临床特征、生化异常及遗传方式,将其分类为黏多糖病Ⅱ型,属于伴性隐性遗传,只见于男性,病人的母亲是携带者但不发病。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全身
- 挂号科室:内分泌科,儿科
-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 治疗率:无法根治,多以对症治疗为主
- 多发人群:2岁以上儿童开始发病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 检查项目: 头颅平片、 头颅形状、 头颅大小、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尿液粘多糖检测、 头颅正侧位片、 头颅运动、 骨与关节MRI检查、 尿路平片、 腹部平片、 脊椎平片、 胸部平片、
- 典型症状: 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 收缩期杂音、 收缩期反流性杂音、 一过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舒张期震颤、 舒张期奔马律、 收缩期震颤、 关节强直、 肝脾肿大、 狭窄杂音、 血管杂音、 肺动脉杂音、 腹部血管杂音、 心脏杂音、 肝区血管杂音、 青春危险期、 青春期甲亢、 青春期肥胖、 妊娠期胸痛、 青春期后无精液、
- 并发症: 慢性腹泻、 肺动脉高压、 小儿肺动脉高压、 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