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发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旁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故可发生自颈交感神经链至盆腔的部位。这些细胞产生血管活性的胺类。肾上腺素仅产生于肾上腺髓质及主动脉旁体(organsofZuckerkandl)的肿瘤,而正肾上腺素产生于交感神经链的肿瘤。绝大多数小儿的嗜铬细胞瘤手术时约为4~6cm,切面呈棕黄至浅褐色,被受压的正常肾上腺组织完整包绕,有出血或囊性坏死区。镜下检查很难鉴别为良性或恶性,主要根据临床,如有复发或转移,则认为是恶性。在小儿很少是恶性,但较成人更多见肾上腺外病变,约占30%,常见部位是主动脉分叉部及主动脉旁体。术中及术后即刻死亡多由于未发现有第2个肿瘤。在小儿嗜铬细胞瘤另一特点是,有更多家族遗传及并发多发内分泌肿瘤。
- 是否医保:暂无
- 发病部位:肾
-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肿瘤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治疗率:50%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 检查项目: 胰高糖素激发试验、 酚妥拉明阻滞试验、 尿液去甲肾上腺素、 激发试验、 肾上腺素试验、 钙激发试验、 速尿激发试验、 鼻内激发试验、 尿液浓缩稀释试验、 尿稀释试验、 尿潜血试验、 尿酮体试验、 D860激发试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青光眼激发试验、 组织胺激发试验、 尿早早孕试验、 尿钙定性试验、 药物迷走神经阻滞试验、
- 典型症状: 腹痛伴恶心、呕吐、 多尿、 心悸、 心悸、 心悸、 心悸、 消瘦、 轻度心悸心慌、 饭后心悸、 劳累后心悸、 心悸怔忡、 全身消瘦型、 腹痛、 进行性消瘦、 腹痛、 腹痛、 腹痛、 尿中有较多尿卟啉、 心悸伴心率异常、 年轻女性心悸胸闷、
- 并发症: 血尿、 充血性心力衰竭、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小儿单纯性血尿、 腰痛-血尿综合征、 溶血尿毒综合征、 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小儿家族性复发性血尿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