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检查项目有哪些。以及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如何诊断鉴别,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血常规、CT、肾脏MRI检查、血铝(Al) 一、尿液检查 随原发病不同而有圈套 差异。 共同点: (1)尿渗透压降低,多在每公斤450mOsm以下, (2)比重低,多在***以下,严重时固定在***~***之间。作尿浓缩稀释试验时夜尿量大于日尿量,各次尿比重均超过***,最高和最低的尿比重差小于***。 (3)尿沉渣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管型尿,其中蜡样管型最有意义。 (4)尿蛋白定量增加,一般为(十)一(++),晚期因肾小球绝大部分已毁坏,尿蛋白反而减少。 (5)尿量减少,每日尿量多在1000ml以下。
二、肾功能检查 (1)肾小球功能检查: ①血尿素氮(BUN)与血肌酐(Cr)的测定: 正常成人血尿素氮为3.2~7.1毫摩尔/升,血肌酐为88.4~176.8毫摩尔/升。在肾功能轻度受损时,血尿素氮与肌酐变化不大,虽不能作为肾脏疾病早期功能情况的指标,但其浓度的高低与病情程度成正比。 ②菊粉清除率测定: 菊粉在人和动物体内均不存在,且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又不被蛋白质吸附,肾小管对其不吸收、不排泌、不合成、不破坏,可以自由从肾小球滤过,对人体无害,可在血和尿中测定出来。 方法:将10%的菊粉注入静脉,达到稳定浓度后,测其尿中排出浓度,而后可以求出菊粉清除率。 缺点:只能静脉给药,易引起热原反应。应用时需多次采血和精确收集尿量,繁琐且准确性低。 ③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内生肌酐亦基本具有前述菊粉的优点,而且为机体内在的代谢产物,实际运用时比较方便,因此为目前临床广泛使用。 方法:一是测定2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升/24小时),须留取24小时尿量。二是测定每分钟内生肌酐清除率(毫升/分),留取早晨6时~10时的尿量进行测定。 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工作。 试验前2天内应禁食肉类。 测定2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必测定每分钟内生肌酐清除率可 (2)检测肾小管的功能,应分别检测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的功能。特别要尿液浓缩-稀释功能测定。
三、血常规检查 血红蛋白降低,在80g/L以下,重者<50g/L,为正常形态正色素性贫血。 白细胞正常或降低。 感染或严重酸中毒时白细胞可升高,血小板正常或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四、血生化检查 白蛋白<30 g/L,血浆总蛋白<60g/L。血钙<2mmoL/L,血磷>***L/L。 血钾、钠、氯、CO2CP、阴离子间隙随病情而变化。
五、其他检查 通过B型超声检查、X线腹部平片、放射性核素肾扫描、CT和磁共振检查等,确定肾脏的外形、大小及有无尿路梗阻、积水、结石、囊肿和肿瘤等。 慢性肾衰晚期肾体积缩小(多囊肾、肾肿瘤除外)为其特征性改变。 以上是对于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易混淆疾病。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如何鉴别?: 一、鉴别 1.当无明显肾脏病史、起病急骤者应与急性肾衰相鉴别。 急性肾衰竭(ARF)若能准确诊断合理治疗,常能痊愈或缓解。 临床鉴别 1)了解病期长短。 2)通过指甲肌酐测定反应三个月前血肌酐水平。 3)用B超测量肾脏大小: 急性肾衰:肾脏体积增大。 慢性肾衰:肾脏体积缩小。 5)慢性肾衰临床表现:贫血、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 6)急性肾衰尤其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尿酶、刷状缘抗原,尿腺苷结合蛋白水平上。 2.除外有无肾盂肾炎,或系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因某些诱因(如脱水、感染、尿路梗阻、某些肾毒性药物的应用)而致之暂时性肾功能减退,此类诱因去除后,肾功能常可恢复至原水平。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指尖健康为您介绍的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做哪些检查,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