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检查项目有哪些。以及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如何诊断鉴别,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胸部B超、 胸部平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一、检查: 可有低氧血症表现,可有白细胞增多等。 1.食管心房调搏检查 可明确室上速的产生机制及各类型的诊断。食管电极贴近左房,食管导联心电图P波( Pk )清晰易辨认,有利于室上速时测定室房间期(RPE)。如同步描记V1导联心电图,可分辨心房激动顺序,PE的起点为左房激动开始,PV1的起点为右房激动开始,测量PV1-PE时距,可鉴别房室交接区折返和房室旁道折返室上速,并可估计旁路的部位。房室交界区折返室上速:RPE<70ms,PV1、PE同步发生,PV1-PE时距近于零。房室旁道折返室上速:RPE >70ms,PV1-PE时距>30ms,左侧旁道,PE率先除极,PV1-PE时距为负值;右侧旁道,PV1率先除极,PV1-PE时距为正值。各型室上速食管心房调搏的电生理特点如下: (1)房室交界区折返室上速: ①食管心房调搏可诱发及终止发作。 ②房室传导曲线中断。 ③慢-快型:RPE<70ms,PER/RPE>1;快-慢型:RPE>70ms,PER/RPE<1。 ④PV1-PE时距近于零。 (2)房室旁道折返室上速: ①食管心房调搏可诱发及终止。 ②房室传导曲线无中断。 ③随心房调搏频率递增,预激波逐渐明显。 ④RPE >70ms,顺向型PER/RPE >1;逆向型PER/RPE<1。 ⑤PV1-PE时距>30ms,左侧旁道为负值,右侧旁道正值。 (3)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①食管心房调搏不能终止和诱发。 ②PER/RPE<1,RPE >70ms。 2.X线检查 胸片可见肺淤血、心影轻度扩大改变。 3.B超 可见肝脏增大肝淤血表现。 4.典型预激综合征 (1)P-R间期缩短,<***。 (2)QRS时间延长,>***。 (3)QRS波起始部粗钝,称为预激波(又称delta波)。因为心室出现预激时,心室起始向量与判断的部位相反,因此对于多数患儿,可以通过QRS波的起始向量形成的预激波来判断旁道的位置。如旁道位于房室后侧,心室激动向量向上,预激波在Ⅱ、Ⅲ和aVF导联为负向;如旁道位于房室的左侧或前后交界处,心室激动向量向右,预激波在Ⅰ和aVL导联为负向。 (4)可有继发性的ST-T改变。 (5)预激波形态与旁道位置的关系:经典的分类方法(Rosenbaum)将WPW综合征分为A、B两型。A型的预激波在V1~V5导联中均为正向,QRS波也是以R波为主,推测A型反映左侧心房、心室间有旁道,左心室后底部预激。B型的预激波在V1~V3导联中为负向或正向,QRS波以S波为主,V4~V5导联中预激波为正向,推测B型反映右侧房、室间旁道,心室右侧壁预激。 随着手术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开展,经典的分类方法已不适应临床需要。 5.短P-R间期综合征 ①正常窦性心律时,P-R间期<***。 ②QRS波时间正常。 ③QRS波起始部无预激波。 6.变异性预激综合征 ①P-R间期延长。 ②QRS时间延长。 ③QRS波起始部有预激波。 ④可伴有继发性ST-T改变。 7.隐匿型预激综合征 ①P-R间期正常。 ②QRS波时间形态正常。 ③QRS波起始部无预激波。 隐匿型预激综合征来自心房的激动经房室结和希氏束前传,经非显性旁道由心室逆传入心房。异位旁道无前传,所以无预激波,QRS形态正常。偶尔在部分患儿可出现持续的束支差异性传导,并且在出现心动过速之前可有数个束支差异性传导的QRS波。 8.PJRT 逆传的旁道传导缓慢,使房室结和希氏束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兴奋性,旁道缓慢逆传的P波与随后的QRS波间隔较近,而与其前的QRS波相隔较远。由于PJRT的持续性、P波的形态和位置,心电图很容易误诊为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甚至窦性心动过速。由于PJRT旁道固有的特性,可通过阻滞房室结或旁道来终止心动过速,这样心动过速既可以终止于QRS波,亦可以终止于P波。 可有低氧血症表现,可有白细胞增多等。 9.食管心房调搏检查 可明确室上速的产生机制及各类型的诊断。食管电极贴近左房,食管导联心电图P波( Pk )清晰易辨认,有利于室上速时测定室房间期(RPE)。如同步描记V1导联心电图,可分辨心房激动顺序,PE的起点为左房激动开始,PV1的起点为右房激动开始,测量PV1-PE时距,可鉴别房室交接区折返和房室旁道折返室上速,并可估计旁路的部位。房室交界区折返室上速:RPE<70ms,PV1、PE同步发生,PV1-PE时距近于零。房室旁道折返室上速:RPE >70ms,PV1-PE时距>30ms,左侧旁道,PE率先除极,PV1-PE时距为负值;右侧旁道,PV1率先除极,PV1-PE时距为正值。各型室上速食管心房调搏的电生理特点如下: (1)房室交界区折返室上速: ①食管心房调搏可诱发及终止发作。 ②房室传导曲线中断。 ③慢-快型:RPE<70ms,PER/RPE>1;快-慢型:RPE 以上是对于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易混淆疾病。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如何鉴别?: 一、鉴别: 典型病例诊断不困难,但在婴儿期需与窦性心动过速鉴别,其心率亦可达200次/min以上,但R-R间隔非绝对匀齐。室上速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或为逆向型旁路折返,则QRS波宽大、畸形,需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鉴别。心率增快明显,需与心房扑动鉴别。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尚应与慢性房性心动过速、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及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区别,后者又称结自律过速。心电图特点: ①心室率70~130次/min。 ②心房激动表现:无P波,逆行P波或与QRS波形成脱节的窦性P波。 ③可发生房室脱节及窦性激动夺获心室。由于心率不快或加快不严重,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多无症状。合并房室脱节者多因洋地黄中毒、心肌炎、心肌梗死、房间隔缺损或心内手术引起。无房室脱节者多因迷走神经对窦房结选择性抑制所致,心脏正常,预后较好。治疗针对原发病为主。 婴儿室上速并发心力衰竭时,因呼吸急促,肺部啰音及肝脏肿大,可误诊为肺炎,应予注意。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指尖健康为您介绍的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