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急性胃扩张的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胃扩张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急性胃扩张应该吃什么药。 急性胃扩张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1.内科治疗 (1)禁食、禁水,应予禁食禁水,以免加重胃扩张。 (2)洗胃,可用等渗盐水洗胃,直至吸出正常胃液为止。 (3)持续胃肠减压,持续胃肠减压,直至呕吐、腹胀症状消失,肠鸣音恢复为止。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5)积极抗休克治疗。 (6)症状缓解后可试进流质饮食。 2.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指征: (1)内科治疗8~12h效果不明显。 (2)有十二指肠机械性梗阻。 (3)合并胃穿孔、大量胃出血者。 (4)胃功能长期不能恢复,稍进饮食即出现胃潴留者。 手术方法一般先做胃壁切开术,清除胃内容物,将坏死部分胃壁作内翻缝合。不能作内翻缝合时,可考虑胃部分切除术。胃功能长期不能恢复,可做空肠造瘘以维持营养。 二、中医 1、中医疗法 寒饮停胃证 证候:脘腹痞胀疼痛,或可触及痞块,呕吐清水痰涎或宿食苦水,胃中有震水音,舌淡,苔 白腻,脉沉弦或伏。 治法:温胃化饮。 主方:苓桂术甘汤 用法: 加减:兼阳虚气滞者,加高良姜、香附、吴茱萸、广木香、砂仁;兼胃气虚者,加党参、黄 芪。 肝胃不和证 证候:脘腹胀痛,痛及两胁,嗳气吞酸,呕吐苦水、宿食,心烦易怒,舌红,苔薄或薄黄, 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 主方: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 用法: 加减:两胁胀痛,加川楝子、延胡索;嗳气、吐宿食、心烦,加苏梗、栀子、刀豆壳、鸡内 金、麦芽、神曲。 脾虚食积证 证候:脘腹痞胀,脘痛拒按,呕吐酸腐,嗳气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神疲乏力,大便 稀溏,舌苔厚腻,脉濡或弱。 治法:补脾健胃、消食导滞。 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合保和丸 用法: 加减:兼寒饮停胃,去连翘,加桂枝、良姜;兼寒湿气滞,去连翘,白术改苍术,加藿香、 白豆蔻;舌苔黄腻,木香改藿香,加黄连、佩兰。 湿邪蕴结 证候:胃脘胀满痞塞,或胀痛,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 惰嗜卧,常大便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气滞血瘀 证候:胃脘胀满疼痛,牵及胸胁,嗳气频作,以食后、午后、夜间为甚,渐至疼痛加重,痛 有定处,痛时拒按,甚者痛及后备,或便秘、便血。舌质暗,脉弦涩。 中焦虚寒 证候:脘腹隐痛,喜暖喜按,形怯神倦,食少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 细无力。 胃阴亏虚 证候:胃痛隐隐,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脾阳亏虚证 证候:脘腹疼痛,喜得温熨,恶心呕吐,吐物无气味,倦怠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 淡红,苔白润,脉弱。 治法:温补脾胃。 主方:理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 用法: 加减:兼肾阳虚,加熟附片;兼寒湿气滞,白术改苍术,加藿香、白豆蔻、厚朴;兼食滞, 加神曲、莱菔子、山楂。 体针疗法:取中脘、足三里、内关、胃俞等为主穴,根据寒热虚实属性而配合其他有关穴位 ,补法或泻法。 耳针疗法:呕吐明显者,可选用胃、神门、脑、肝等穴。 一)辨证分型治疗 1.脾胃气虚 治法:健脾和胃,降气止呕。 方药:旋复代赭石汤或橘皮竹茹汤加减。旋复代赭石汤重在健脾和胃、降逆化痰。主治脾胃虚弱,痰浊内阻,胃气上逆所致的胃脘痞满,嗳气呕吐,恶心呃逆。方中人参、甘草、大枣扶脾益胃;旋复花、代赭石降气镇逆;半夏、生姜温胃降逆,化痰散结;橘皮、竹茹协助降逆止呕;甘草兼有调和诸药之功。如夹有胃热可重用竹茹清胃热、降胃气;如腹部胀痛明显可加积实消胀除痞,加白芍缓急止痛。 2.脾胃虚寒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理中丸加味。理中丸重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腹痛呕吐。方中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健脾;干姜温中祛寒。如呕吐清水不止者加吴茱萸温中降气而止呕吐;脘腹胀满明显者加砂仁、陈皮、半夏理气化湿降逆。 3.胃阴不足 治法:滋补胃阴,降逆止呕。 方药:麦门冬汤或益胃汤加减。麦门冬汤和益胃汤重在滋养肺胃之阴,平降上逆之气。主治肺胃阴虚所致的呕逆咳喘,方中麦冬、玉竹、沙参滋养肺胃之阴;半夏降逆下气,理气化痰、党参、甘草、粳米补益脾胃。如阴伤过甚减半夏用量,加石斛、竹茹滋阴降逆;脘腹胀满明显者加砂仁、陈皮理气除胀。 4.饮食停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和大柴胡汤加减。保和丸重在消食化滞,大柴胡汤重在荡涤肠胃。二方合用主治食滞胃肠,脘腹痞硬作痛。方中神曲、莱菔子、山楂消谷、面、肉食积;半夏、陈皮、茯苓理气祛湿和胃;积易化热,故加连翘清热散结;柴胡、黄芩和解中焦;半夏、生姜降逆止呕,配合大黄、枳实加强荡滞降气之力;白芍缓急,配大黄、枳实驱腹中实痛。如素体虚弱,慎用大黄、枳实。如素体强壮,病程短者,亦可用催吐法。方选瓜蒂散,用淡豆鼓煎汤送服,主治食积上脘。方中瓜蒂味苦,其性涌泄;赤小豆味酸,两药相伍,酸苦涌泄;淡豆鼓轻清宣泄兼宣胸中邪气。三药合用,共成涌吐痰涎宿食之剂。 5.肝气犯胃 治法:舒肝和胃,理气降逆。 方药:柴胡舒肝散和金铃子散加减。柴胡舒肝散重在疏肝解郁,金铃子散重在理气止痛。主治肝气不舒,横逆犯胃。方中柴胡、枳壳疏肝导滞;芍药、甘草柔肝理脾;香附、陈皮、助疏肝理气之力;川芎、元胡、川楝子理气活血,解郁止痛;再加竹前、代赭石降逆止呕。如肝郁化火,咽干烦急,加玉竹、石斛、白薇,滋阴降火除烦。 6.胃热上涌 治法:清热和胃,降逆止吐。 方药:玉女煎加减。玉女煎重在清胃火,滋胃阴;主治胃腑郁热,气机不畅。方中生石膏清胃腑之火,火邪驱除,正气伸张,气机调畅;知母、麦冬清肺胃之热,养肺胃之阴,气随阴存,以保脾胃升降有序,呕恶腹胀自消;牛膝既滋肾水又能引热下行。如呕吐剧烈可加竹茹清热止吐;如腹胀难忍可加枳壳、鸡内金理气消滞。 7.阴竭阳脱 治法:回阳救逆,护阴固阳。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大补元煎滋补元阴,如弱虚热明显,方中加生地滋补阴液,清热凉血;还可加知母、黄柏加强滋阴降火作用;如若阳气欲脱,加附子温补阳气,合方中人参回阳益气救脱。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急性胃扩张怎么治疗,急性胃扩张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急性胃扩张方面的知识,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急性胃扩张”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