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自汗的治疗方法,治疗自汗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自汗应该吃什么药。 自汗怎么治疗? 一、中医 肺卫不固证 证候: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益气固表。 用法: 加减: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舌红、脉细数,加麦冬、五味子。 营卫不和证 证候:汗出恶风,肢体酸痛,头痛,时寒时热,或半身、局部出汗,苔薄白,脉浮缓。 治法:调和营卫。 用法: 加减:汗出多者,酌加牡蛎、龙骨。 风湿犯表证 证候:汗出,恶风发热,身重酸楚,小便不利,苔薄腻,脉浮缓。 治法:祛湿解表。 用法: 加减:恶心欲呕,加藿香、佩兰、苏叶;身重体痛,加羌活、防风、白芷。 暑伤津气证 证候:发热,口渴引饮,神志躁扰不宁,身灼热,尿短黄,息粗气喘,面赤,舌红,苔黄,脉细数无力。 治法:清暑益气生津。 用法: 加减:发热甚,加银花、生石膏;口渴甚,加生地、花粉;汗出过多,加五味子、煅牡蛎。 湿热蕴蒸证 证候: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 用法: 加减:腹胀、便溏不爽,加苍术、大腹皮;身痛困重,加防己、大豆黄卷。 阳脱证 证候: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气息微弱,精神恍惚,舌淡,脉微或浮数无根。 治法:回阳固脱。 用法: 加减:口渴舌燥,加麦冬、五味子。 对精神紧张伴失眠等症者,可给镇静剂,如安定等。心率加快者,可给心得安等。 单方及成药: ★麻黄根10g,牡蛎、浮小麦各20g,水煎服。 ★黄芪、浮小麦各15g,大枣5枚,水煎服。 ★天王补心丹,每次1丸,每日2次。 体针疗法夹脊穴(颈3-5)、间使、三阴交为主穴,配阴郄、复溜、太冲、内关等穴,交替使用。 常用止自汗中药:黄芪、牡蛎、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五倍子等,可辨病、辩证基本上选用。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自汗怎么治疗,自汗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自汗方面的知识,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自汗”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