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病因,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病因 肝炎病毒依其流行病学特征,可分为两型:即传染型和血清型。由传染型病毒引起的肝炎为A型肝炎,血清型肝炎称为B型肝炎。B型肝炎表面抗原系Prince(1968)在澳大利亚发现,亦称澳大利亚抗原。而由Dane(1970)在HBsAg阳性的病人中发现的球形颗粒抗原则称为核抗原。故现知B型肝炎存在两种抗原系统。临床实践中A型肝炎已为大家所熟知,而B型肝炎多为亚临床型或隐匿型多被遗误,但其危害性较大,应引起重视。B型肝炎抗原和抗体必须依血清学检查确定,并以此检出隐性或慢性抗原携带者,即潜在传染源。但迄今为止,B型肝炎病毒尚未能培养成功,而A型肝炎病毒颗粒,则已分离成功。且知该病毒直径为27nm的RNA肠病毒。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病因,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