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五迟的治疗方法,治疗五迟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五迟应该吃什么药。 五迟怎么治疗? 一、中医 五迟的治疗总原则:本病以虚证为主,治疗多运用补养肝肾,补心养血和气血双补等方法。 儿童五迟辨证论治 肝肾亏损 【证见】 面色发白,目无神采,智力迟钝,筋骨痿弱,站立、行走或长齿迟缓,囟门宽大难合。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补益肝肾。 【方药】 1、主方加味六味地黄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 处方:山茱萸10克,熟地黄15克,山药10克,牡丹皮lO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补骨脂10克,巴戟天10克,肉苁蓉10克,怀牛膝10克,桑寄生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1、中成药 (1)大补元煎丸,口服,每次3-5克,每日2次。 (2)健步丸,口服,每次3—5克,每日2次。 (3)壮腰健肾丸(片),口服,小蜜丸每次3克,片剂2-4片,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滋肾充脑方(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 处方:益智仁120克,炒白术、熟地黄、炙甘草、炒杜仲、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牛膝、菟丝子、当归、山药、连翘各60克,鹿茸、砂仁各70克,枸杞子90克。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含0.3克。l岁以内每次l粒,1~2岁每次2粒,2岁以上每次3粒,每日3次,连服4-8个月。 心气不足 【证见】 面色发白,智力不健,神情呆钝,语言发育迟缓,数岁不语,或言语不清晰。舌淡,脉细弱。 【治法】 补心养血。 【方药】 1、主方菖蒲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党参10克,石菖蒲6克,麦冬10克,远志6克,川芎6克,当归6克,乳香3克,朱砂0.3克(冲),丹参6克,茯苓10克,酸枣仁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补肾益脑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2次。 (2)安神补气丸,口服,每次5-10粒,每日1-2次。 (3)安神定志丸,口服,每次1/4一1/2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益智散(王烈验方) 处方:当归、茯苓、益智仁各10克,石菖蒲、远志、黑芝麻、鱼鳔各7.5克。水煎服,每日l剂。或研末,每次服1.5克,每日3次,20日为1个疗程,连服4个疗程,每2个疗程中间休药10日。 气血虚弱 【证见】 肌肤苍白,精神不振,疲倦乏力,头发稀疏萎黄。舌淡,脉细弱。 【治法】 补益气血。 【方药】 1、主方八珍汤(薛己《正体类要》)加减 处方: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当归6克,川芎6克,白芍6克,熟地黄10克,炙甘草6克,何首乌10克,菟丝子6克。水煎服,每日1剂。 3、中成药 (1)八珍丸,口服,每次3克,每日2次。 (2)七宝美髯丹,口服,每次3克,每日2次。 (3)人参卫生丸,口服,每次1/3丸,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调元散(曾世荣《活幼心书》) 处方:干山药10克,人参、白茯苓、茯神、白术、白芍、熟地黄、当归、黄芪各5克,川芎、炙甘草各6克,石菖蒲4克。水煎服,每日l-2剂。 儿童五迟其他疗法 4、外治法 (1)将赤小豆研为细末,用酒调和,涂舌之上下,每日1次。适用于语迟者。 (2)取当归、生地黄、肉苁蓉各等量,研成细末,用黑豆煎汤取液调和成膏,涂于头部,每日1次。适用于小儿头发久不生。 2、针灸疗法 (1)针刺肝俞、肾俞、悬钟、阳陵泉、足三里等穴,用补法。适用于立迟、行迟者。 (2)艾灸心愈穴或足两踝,每次三壮,每日1次。适用于语迟者。 (3)取胎盘组织液2毫升,或维生素B12和Bl各1支,分别注射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立迟、行迟者。 3、推拿疗法 推补脾经、推补肾经,分手阴阳,揉一窝风,清板门,逆运八卦,清天河水。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五迟怎么治疗,五迟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五迟方面的知识,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五迟”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