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液体疗法: 积极做好液体疗法,预防脱水、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2、营养治疗: 此类病人多有营养障碍,因此继续饮食是必要的治疗措施,禁食是有害的。 1、继续母乳喂养或调整人工喂养者的饮食: 6个月以下小婴儿,用牛奶加等量米汤或水稀释,喂2天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或用酸奶,也可用奶-谷类混合物,每天喂6次,以保证足够的热量。 6个月以上的幼儿可用已习惯的日常饮食,选用稠粥、面条,并加些熟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鱼肉等,但需由少到多。 2、静脉营养: 少数严重病例口服营养物质不能耐受,应加支持疗法。有条件可采用静脉营养。 方案:10%脂肪乳每天2~3g/kg,复方结晶氨基酸每天2~***,葡萄糖每天12~15g/kg,电解质及多种维生素适量,液体每天12~15ml/kg,热卡每天209~376kJ/kg(50~90kcal/kg),通过外周静脉输入。 总液量在24h内均匀输入(最好用电脑输液泵控制速度),好转后改用口服。 3、药物疗法: 抗菌药物应慎用,仅用于分离出有特异病原的患儿,并要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 补充微量元素与维生素锌、维生素A、C、B、B12和叶酸,同时给予微生态疗法。 1、肠黏膜保护剂: (1)适应症: 适用于急性水样便腹泻(病毒性或产毒素细菌性)及迁延性腹泻。 (2)作用原理: 该药能吸附病原,固定毒素,然后随大便排出体外,并能加强胃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肠黏膜的修复。 (3)剂量: <1岁,1/3袋,3次/d,餐前30min口服;1~2岁,每次半袋,3次/d;2~3岁,每次半袋,4次/d。>3岁,每次1袋,3次/d。 2、微生态制剂: (1)适应症: 适用于迁延与慢性腹泻伴有明显肠道菌群紊乱的患儿。 (2)目的: 补充肠道正常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 (3)用法: 常用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这些制剂一定要保持有足够数量的活菌,没有活菌的制剂是无效的。 4、非感染性腹泻: 1、食饵性腹泻: 调整饮食,继续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患儿,用稀释牛奶或奶制品喂养两天,然后恢复正常饮食,儿童则采用半流易消化食物,然后恢复到正常饮食。 2、症状性腹泻: 积极治疗全身性原发病。 3、糖源性腹泻: 采用豆浆喂养,100ml豆浆加葡萄糖5~10g,代替牛奶或母乳喂养。 4、过敏性腹泻: 有些患儿在应用无双糖饮食后腹泻仍不改善,需要考虑蛋白过敏,改用其他含蛋白饮食。 二、中医 中医治疗: 我国中医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积累了丰富经验,有较好的效果,常用辨证方药如下: 1、湿热泻: 1、适应症: 夏、秋季多见,适用于急性水样便腹泻,病毒性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 2、症候表现: 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稀或水样,肛门灼红,发热,烦闹,口渴喜饮,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治则: 清热利湿、分利止泻。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4、常用药: 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茯苓、车前子、苍术等。发热重者可加藿香、柴胡、生石膏。如伴呕吐可加半夏、生姜。成药有葛根芩连微丸、苍苓止泻口服液、双苓止泻口服液等。 2、脾胃虚寒泻: 1、适应症: 适用于急性腹泻之后的迁延与慢性腹泻。 2、症候表现: 病程大于2周,时轻时重,大便稀溏,色淡不臭,纳差,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滑。 3、治则: 温中健脾、固涩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合桃花汤加减。 4、常用药: 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肉蔻、丁香、赤石脂、石榴皮、鸡内金、乌梅等。 3、脾肾虚寒泻: 1、适应症: 多见于3个月以下小婴儿伴重度营养不良。适用于重症难治性腹泻。 2、症候表现: 腹泻日久,久治不愈,腹泻频繁,大便色淡不臭,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舌淡少苔,脉微弱。 3、治则: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4、常用药: 熟附子(先煎)、红人参(先煎)、苍术、甘草、干姜4g、赤石脂、茯苓、山药等。 4、脾虚泻: 1、适应症: 适用生后即腹泻或病后伴发腹泻。 2、症候表现: 病程迁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大便稀溏,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纳差,神情倦怠,形体消瘦或虚胖,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3、治则: 健脾益气、固涩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4、常用药: 党参、茯苓、白术、苍术、山药、陈皮、焦三仙、鸡内金、赤石脂。如有脱肛可加黄芪、升麻。启脾丸,香橘丹均可。 5、伤食泻: 1、适应症: 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 2、症候表现: 脘腹胀满,疼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溏稀带奶瓣,不消化,味酸臭,纳差,恶心呕吐,性急好哭,夜睡不安,舌质淡红,苔白厚腻或淡黄腻,脉滑数。 3、治则: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4、常用药: 藿香、陈皮、焦三仙、莱菔子、茯苓、半夏、木香、白芍、元胡、鸡内金等。方药有保和丸加减,至宝锭,小儿百寿丹,脾可欣等。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怎么治疗,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方面的知识,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