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周边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治疗周边葡萄膜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周边葡萄膜炎应该吃什么药。 周边葡萄膜炎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必须诊断准确,治疗及时得当方可消除失明的危机,以保存较好的视力,其治疗原则如下: 1、散瞳:一旦诊断明确,立即进行散瞳,使瞳孔扩大,这是治疗的首要关键性措施。若一拖延,必然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散瞳药主要用阿托品类药物,即1%阿托品眼药水,每日3~6次,待瞳孔扩大,炎症稍解后,每日1~2次,以保持扩大瞳孔至炎症消退后半月至1月。以资巩固。 阿托品的作用主要是睫状机松弛减轻对动脉的压力,以增强色素膜的血液循环,减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使渗出减少,起到消炎作用,促使炎症吸收。此外,散大瞳孔,防止虹膜后粘连或使已形成的消除、解除或减轻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痉挛。使眼很好休息,达到止痛目的。 滴用阿托品时,必须压迫泪囊部,以免泪囊和鼻腔膜吸收后中毒,特别对小儿使用要慎重,对老年人尤其是前房狭窄伴有青光眼素质者也要慎之又慎。 如阿托品不能扩大瞳孔时,可加用1%可卡因和***肾上腺等量混合液***,在粘连附近的结膜下注射,即所谓强力扩瞳。 2、皮质激素的应用:使用皮质类固醇可以减轻和控制炎症,起到抗炎抗过敏作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组织水肿和渗出,减轻纤维组织增生和胶原沉积。抑制过敏反应。在用药2周以上者不要突然停药。酌情减量。 给药方法:有口服药,滴眼剂或结膜下注射等方式:口服药开始时要给足量,以便迅速控制炎症,最后用最小最维持到炎症活动完全消退为主。 前葡萄膜炎局部滴用***的松或***地塞米松,每日4~5次,或每小时点一次,恢复期减少。有时亦可球结膜下注射即可。 对全葡萄膜炎或脉络膜炎患者,可用***地塞米松***与结膜下或眼球筋膜下注射,或结合全身给药,病重者氢化可的松200~250mg或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这样足量可以到达眼内组织。 3、非激素性消炎剂:水杨酸钠保泰松及消炎痛有镇痛及消炎作用。主要抑制葡萄膜炎时前房中前列腺素的增高,以达到抗炎或降压的作用,常用的阿斯匹林***,每日3次,消炎痛25mg,每日三次。 4、抗生素:若系化脓性前葡萄膜炎可局部或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 5、免疫治疗:对严重的葡萄膜炎和交感性眼炎,使用激素无效时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增强剂。以调整异常的免疫功能,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 ⑴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可以单独使用或配合类固醇治疗,常用口服量50~100mg,每日二次分服,连服2周为一疗程。静脉注射将100~200mg溶于20ml的生理卤水中,每日或隔日一次。应检查血象,防止副作用发作。 ⑵乙双吗啉(AT-1727),每次***,每日三次,连服2~3周,停药1周,再用1~2个疗程。 ⑶痛可宁(chlocambucil,Leukeuan,苯丁酸氨芥):一般开始每日2mg,加重每日2~10mg,最大剂量每日不能超过20mg。 常用的免疫增强剂有左旋咪唑,用于免疫功能低下者。 6、热敷或短波疗法: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炎症吸收。 7、对症治疗 ⑴对继发青光眼者可口服醋氨酰胺使眼压下降。 ⑵对虹膜膨隆者可行虹膜穿刺或虹膜切除。 ⑶对虹膜周边粘连引起继发青光眼者可行虹膜周边切除。 ⑷对并发白内障者可在炎症控制下行白内障摘除术。 二、中医 1、中医治疗 1、中医理论研究与治疗 1)葡萄膜炎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外邪侵袭,或有内热;多与肝、肾、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肝为多气多血之脏,肝主疏泄,肝开窍于目,肝经风热或肝郁化火,热邪上扰,灼伤眼仁,或嗜好肥甘厚味,酿成脾胃湿热,热邪上蒸于目,熏灼瞳仁,或素体阴虚,病久伤阴,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目睛受损,或由眼部邻近组织病变波及眼内脉络致使气血瘀积。血循环障碍而致病。 2)葡萄膜炎,如发生在前中部即虹膜睫状体炎,类似中医“瞳神紧小”,在后部葡萄膜(即脉络膜炎),则归属“云雾移晴”、“视瞻昏渺”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贵在辨证论治。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周边葡萄膜炎怎么治疗,周边葡萄膜炎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周边葡萄膜炎方面的知识,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周边葡萄膜炎”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