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Ⅰ型综合征病因,小儿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Ⅰ型综合征的原因

百听不厌
2021-07-14 20:42:13

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Ⅰ型综合征的病理病因,小儿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Ⅰ型综合征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小儿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Ⅰ型综合征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征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约为1/***~1/***;基因携带频率约占人群的1%。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11q22-23(Gatti等,1988),称为ATM基因。ATM已有一部分DNA被克隆,编码一个蛋白质,类似磷脂酰肌醇激酶。该酶参与有丝分裂信号转导、减数分裂重组及细胞周期的调节和DNA修复。故认为,ATM基因产物的功能之一是与DNA损伤的监测和修复系统有关,可以调节由DNA损伤所诱发的凋亡,而这种功能是通过激活神经酰胺合成酶来完成的

二、发病机制

由于DNA修复缺陷,第14对染色体易位所引起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约1/4患者的淋巴细胞第14号染色体短臂上有断裂,14q12。目前尚不能解释病儿同时发生神经、血管和免疫学异常等多系统损害,推测可能是中胚层发育缺陷。有人认为基本缺陷是免疫系统异常,尤其是胸腺缺陷,这可导致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从而继发多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脱髓鞘和退行性变也提示这是一种自身免疫过程,但引起免疫学异常的机制尚未明。

① DNA修复机制有缺陷,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对离子化放射过敏,不能修复DNA损伤。

② 染色体不稳定,易发生断裂和重。染色体内自发性重组率比正常人高30~200倍。

③突出的改变为胸腺发育障碍、淋巴系统形成不全、皮肤黏膜毛细血管扩张、性腺发育障碍、小脑皮质萎缩、橄榄核变性,脑干和脊髓后柱及前角等处变性萎缩等。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小儿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Ⅰ型综合征病因,小儿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Ⅰ型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小儿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Ⅰ型综合征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Ⅰ型综合征”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频道最新
全站最新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