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尤其是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早期症状,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什么表现?得了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会怎样?以及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哪些并发病症,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常见症状: 烦躁不安、嗳气、恶心、消化不良、腹胀、乏力、厌食、腹痛、腹部不适 一、症状: Hp是一慢性感染源,进入体内后主要定居在胃黏膜,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导致不同的临床后果,在儿童常见的Hp相关性疾病主要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少见的为胃MALT淋巴瘤,罕见胃腺癌。所以,感染Hp后的临床表现也即为这些疾病的症状,如上腹痛、饱胀、早饱、厌食或上消化道出血等。 1.慢性胃炎患儿 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不一,且病程迁延。主要表现是反复腹痛,无明显规律性,通常在进食后加重。疼痛部位不确切,多在脐周。幼儿腹痛可仅表现不安和正常进食行为改变,年长儿症状似成人,常诉上腹痛,其次有嗳气、早饱、恶心、上腹部不适、反酸。进食硬、冷、辛辣等食物或受凉、气温下降时,可引发或加重症状。部分患儿可有食欲不振、乏力、消瘦及头晕,伴有胃糜烂者可出现黑便。体征多不明显,压痛部位可在中上腹或脐周,范围较广泛。 2.小儿消化性溃疡 临床表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年龄症状差异较大。 1)新生儿期:以突发性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为主要特征,常急性起病,以呕血、便血、腹胀及腹膜炎表现为主,易被误诊,此期多为急性应激性溃疡,死亡率较高。出生后24~48h发病最多。 2)婴幼儿期:此期患儿以急性起病多见,烦躁不安,食欲差,突然呕血、黑便,前期可能有食欲减退、反复呕吐和腹痛,生长发育迟缓等。 3)学龄前期:此期腹痛症状明显,多位于脐周。呈间歇性发作,与饮食关系不明确,恶心、呕吐、反酸、贫血与上消化道出血也较常见。 4)学龄期:随着年龄递增,临床表现与成人接近,症状以上腹痛、脐周腹痛为主,有时有夜间痛,或反酸、嗳气或慢性贫血,少数人表现无痛性黑便、昏厥,甚至休克。 二、诊断: 临床常为慢性胃炎和溃疡的表现,无特征性,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诊断。1999年7月在昆明召开第二届小儿消化内镜及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上,讨论通过了Hp感染的诊断及根治标准如下: Hp感染的诊断标准: 1.培养阳性。 2.切片染色见到大量典型细菌者。 3.切片见到少量细菌,尿素酶试验、13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学Hp-IgG,Hp核酸任意2项阳性。 4.内服用抗生素者,上述检查可呈假阴性。 Hp根治标准:停药1个月以上进行复查,上述检查转为阴性者为根治。 以上是对于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症,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常见并发症: 贫血、萎缩性胃炎、胃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一、并发症: 常至患儿消瘦,营养缺乏,并发贫血;可并发消化性溃疡,可致消化道出血,少数可至萎缩性胃炎和胃癌。 1.出血 出血的并发症有时可以是溃疡的首发症状,而无任何前驱表现。呕血一般见于胃溃疡,吐出物呈咖啡样,而黑便较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当出血量较多时,任何一种溃疡可同时表现呕血与黑便,在小儿胃内引流物呈血性多提示胃出血,但引流物阴性者,不能排除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的可能(因为血液可不经幽门反流入胃)。 2.穿孔 穿孔较出血少见得多,溃疡穿孔常突然发生,可无任何先兆症状。少数儿童可无溃疡病史,以穿孔并发症为首发症状。经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在新生儿早期也可见应激性胃溃疡穿孔,表现腹痛、腹胀。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