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尤其是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症状,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有什么表现?得了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会怎样?以及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哪些并发病症,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症状: 低血钾、少尿、疲乏、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高血钾 一、症状 1.高分解型急性肾功能不全 主要为血生化改变:组织分解极为旺盛,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及血钾(K)迅速上升,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迅速下降。 血Cr每天上升>176µmol/L,血BUN每天升高>***L,血K 每天上升>***L。 2.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 可分为少尿期、利尿期、恢复期。对于小儿,各期间分界不明显。 (1)少尿期: 一般急性肾功能衰竭均有,特别在急性肾小管坏死。可持续10~14天左右。 ①少尿: 标准:新生儿期尿量<1ml/(kg·h),婴幼儿<200ml/d,学龄前期<300ml/d,学龄期<400ml/d。 无尿:尿量<50ml/d。 ②水钠潴留: 钠离子潴留细胞外,引起组织水肿,体重异常增加。 表现为全身性水肿,血压升高,并发有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等。 ③氮质血症: 由于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和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加,血BUN、Cr增高。 毒素积蓄引起的全身各系统中毒症状:厌食、恶心、呕吐、呕血、烦躁、嗜睡、贫血等。 ④电解质紊乱: 高磷及低钙血症:手足搐搦、惊厥等。 高钾血症:胸闷、憋气、嗜睡、烦躁、恶心呕吐、四肢麻木、心率缓慢、心律不齐,严重者可导致心跳骤停。心电图(ECG)T波高尖、QRS波增宽等。 低钠血症:反应差、表情淡漠、恶心呕吐,甚至抽搐等。 ⑤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疲乏、嗜睡、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呼吸深大,甚至昏迷、休克等。 ⑥内分泌及代谢改变 (2)利尿期: 尿量>2500ml/m2,肾功能逐渐恢复。尿量增加后数天,血BUN及Cr开始下降,毒物积蓄有些缓解,各系统症状减轻。 在多尿期易出现脱水及低血钾(血清钾浓度低于***Eq/L)、低血钠(血清钠<135mmol/L)。 (3)恢复期: 随着尿量渐恢复正常,血BUN、Cr逐渐正常,肾小管浓缩功能和酸化功能亦逐步恢复。 但偶见遗留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形成慢性肾功能不全。 2.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 无少尿表现,每天平均尿量>1000ml。多继发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造影剂造成肾损害。 二、诊断 中华儿科学会肾脏学组1993年拟定ARF的诊断标准为: 1.诊断依据 (1)尿量显著减少:少尿(<250ml/m2)或无尿(<50ml/m2),无尿量减少者为非少尿型急性肾衰。 (2)氮质血症:血清肌酐(Scr)>176mol/L,BUN>15mmol/L,或每天Scr增加>44~88µmol/L或BUN增加>***~***L,有条件时测肾小球滤过率(如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常<30ml/(min·***) (3)常有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2.临床分期 (1)少尿期: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水过多(体重增加、水肿、高血压、脑水肿),电解质紊乱(高血钾、低血钠、高血磷、低血钙等),代谢性酸中毒,并可出现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多系统受累的表现。 (2)利尿期:尿量渐多或急剧增加(>2500ml/m2)、水肿减轻,氮质血症未消失,甚至轻度升高,可伴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3)恢复期:氮质血症恢复,贫血改善,而肾小管浓缩功能恢复较慢,约需数月之久。 3.肾前性与肾性肾功能衰竭 三、病理改变 (1)肉眼检查: 肾脏增大而质软,剖开肾脏可见髓质呈暗红色,皮质因缺血而苍白。 (2)显微镜检查: 急性肾衰由于病因的不同,病理改变也不同 中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病变限于近端小管,呈局灶性分布,坏死的肾小管基膜完整,小管上皮再生良好。 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病变可涉及各段肾小管,呈弥漫性分布,坏死的小管基底膜断裂,上皮细胞再生较差。 以上是对于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并发症: 肺水肿、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感染:合并感染 2、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高血压、心律不齐及因容量过多引发的充血性心衰 3、水肿:胸腔积液,腹水,脑水肿,容量过多引发的肺水肿, 4、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低钙、低钠血症 5、其他:因胃炎或应激性溃疡有胃肠道出血,抽风、昏迷及行为改变。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