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幼年息肉症状,尤其是幼年息肉的早期症状,幼年息肉有什么表现?得了幼年息肉会怎样?以及幼年息肉有哪些并发病症,幼年息肉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幼年息肉常见症状: 便血 一、症状 无痛性慢性便血是小儿直肠及结肠息肉的主要症状,便血发生在排便终了时,一般多在粪便的表面有一条状血迹,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量较少,少数病例便后自肛门滴数滴鲜血,由于息肉脱落引起大量出血者罕见,当息肉表面有继发感染时,除便血以外尚有少量黏液,有时在粪便的血迹处,可见一条状压痕,为息肉压迫粪便所致,病儿排便时一般无何痛苦,无里急后重症状,低位或有长蒂的息肉,排便时可将其推出肛门外,于肛门处可见一红色肉球,如不及时将息肉送回,可发生嵌顿而脱落和出血,该病由于出血量不多,小儿很少有明显的贫血。 二、诊断 主要依靠无痛性大便少量带血的病史,多于直肠后壁触及直径0.5~2cm有蒂或无蒂的肿物,加之辅助检查可以确认。 以上是对于幼年息肉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幼年息肉并发症,幼年息肉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幼年息肉常见并发症: 拉肚子、肠套叠、直肠脱垂 一、并发病症 约1/3患儿可并发贫血,偶可至大量便血、直肠脱垂,有蒂大息肉偶尔并发肠套叠,亦有可引起腹泻者。
二、直肠脱垂: 1、简介: 为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各种年龄层均可发病,但多发于幼儿、老年人、久病体弱及身高瘦弱者。而女性因骨盆下口较大及多次分娩等因素,发病率高于男性。该病以直肠黏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并伴随肛门松弛为主要特点。 2、临床表现: 直肠脱垂的常见症状有大便排不尽;肛门部下坠;下腹胀痛;尿频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只有粘膜脱出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称完全脱垂。如出部分在肛管直肠内称为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称外脱垂。 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及老年,在儿童,直肠脱垂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三、肠套叠: 1、简介: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常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 2、临床表现: 腹痛为早期出现的症状,其特点是平素健康的婴儿,无任何诱因而突然发生剧烈的有规律的阵发性腹痛。患儿表现阵发性哭闹不安、屈腿、面色苍白。每次发作约10~20分钟,以后安静入睡,或玩耍如常,约数十分钟后又突然发作,其症状如前。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幼年息肉症状,幼年息肉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幼年息肉”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