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病毒病检查,涎腺病毒病如何诊断鉴别

不认真先生们
2021-07-14 18:31:29

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涎腺病毒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涎腺病毒病检查项目有哪些。以及涎腺病毒病如何诊断鉴别,涎腺病毒病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涎腺病毒病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痰液中细胞分类、尿液细胞学检查、维生素K、浆细胞

一、检查

涎液、痰、尿液检查。

依靠在涎液、痰、尿液中发现特征性细胞。以导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包涵体为其特征。此种细胞较大,直径可达30μm左右,胞核也大,直径为10~15μm,位于细胞基底部。包涵体在胞核内,或在胞浆的靠管腔侧,为圆形,大多数呈嗜酸性。酸性粘多糖染色为阳性。在含包涵体细胞的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以后含包涵体的细胞可见变性、剥离、崩溃等现象。

以上是对于涎腺病毒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涎腺病毒病应该如何鉴别诊断,涎腺病毒病易混淆疾病。

涎腺病毒病如何鉴别?

一、鉴别诊断

需要与新生儿溶血相鉴别。

新生儿溶血症主要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或是婴儿患有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引起。表现为黄疸、贫血、水肿、肝脾肿大等。一旦缺氧、接触樟脑丸、服用磺胺药、注射维生素K等即可诱发溶血。

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称为新生儿溶血病。母子血型不合在ABO血型系统的Rh血型系统都可能出现。

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母亲一般为O型。胎儿以A型或B型为主。其发生与胎次无关,即第一胎就可能发病。有资料提出,ABO血型不合妊娠率为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病率为***。那么,为什么同为血型不合,有的发生溶血,有的不发生溶血?目前对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可能的情况是,母亲妊娠以后,胎儿的红细胞没有进入母亲体内或母亲体内的量非常少不足以刺激母体产生抗体,则不会发病。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存在。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出现于Rh阴性的母亲,胎儿为Rh阳性,一般发生在第二胎,如果母亲有输血史也可以第一胎病。首次发病以后各胎都会发生溶血病,并越来越重。Rh溶血病比ABO溶血病病情严重。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指尖健康为您介绍的涎腺病毒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涎腺病毒病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涎腺病毒病”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频道最新
全站最新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