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检查,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如何诊断鉴别

但她实在太美了
2021-07-14 18:28:22

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检查项目有哪些。以及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如何诊断鉴别,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螯合剂驱铅试验、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尿铅、网织红细胞计数(RC)、血红蛋白电泳、骨髓象分析、血卟啉雾化吸入试验、血铅、脑脊液胆红素

一、检查

1、外周血 慢性铅中毒患者25%有贫血。贫血发生较晚,由轻~中度,属轻度低色素性小细胞型贫血。急性铅中毒溶血明显,贫血出现迅速,网织红细胞和碱性点彩红细胞增多。

2、红细胞渗透脆性正常而机械脆性增加。

3、电泳可见与血红蛋白A3相似的“快”血红蛋白。有些患者血红蛋白A2和F水平增加。

4、骨髓象 检查往往可见红系增生,但也可增生低下。骨髓涂片铁染色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

5、红细胞寿命缩短,血清铁水平正常或稍增加,铁动力学研究符合无效性红细胞造血伴有轻度溶血。二、卟啉代谢指标检查

(1)尿δ-氨基-γ-酮戊酸(ALA)和尿粪卟啉这两种指标不够敏感,对早期诊断铅中毒不够理想。

(2)血ALAD:对铅过于敏感,可作为环境评价指标,不宜作为诊断指标。

(3)游离红细胞原卟啉(FEP)和红细胞锌原卟啉(ZPP):两者意义基本相同,与血铅有良好的直线相关关系。FEP和ZPP是诊断早期铅中毒或铅吸收的灵敏生化指标,是机体对铅反应的一项敏感指标。用荧光计测定ZPP,快速、简便、经济、可靠。

三、铅测定

(1)尿铅:能反映近期铅接触和体内铅吸收量,但有时并不平行一致。

(2)驱铅试验尿铅测定:对铅中毒诊断有肯定价值,可反映体内铅负荷。

(3)血铅:可反映近期铅接触情况,比较稳定,且与其他生物学指标相关。血铅是诊断铅中毒的较好指标。

(4)发铅、齿铅实用价值尚未肯定,不适于普查。

脱离铅接触后各项指标的变化顺序是:尿ALA和粪卟啉在数周内即下降,ZPP需数月才能转为正常。血铅的生物半存期为30天,ALAD的抑制现象可持续长时间,骨铅的生物半存期可超过20年。

以上是对于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应该如何鉴别诊断,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易混淆疾病。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如何鉴别?

一、鉴别

职业性铅中毒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生活性铅中毒 症状相似,较重,但铅接触史不同,多由服药、用锡壶饮酒等引起。

2、急性间歇型血卟啉病 可有剧烈的腹绞痛发作,并伴有神经肌肉障碍,尿紫胆原(PBG)明显增高,尿铅排出量不增高。

3、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ZPP增高,但不及铅中毒明显。尿铅测定有助于鉴别诊断。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指尖健康为您介绍的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频道最新
全站最新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