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健康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检查项目有哪些。以及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如何诊断鉴别,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酸化甘油溶血试验、胰蛋白酶、木糖测定、维生素A、尿液雌三醇、孕产期检查、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一、检查: 1.少尿期 1)尿: ①尿量:尿呈酸性,24h尿量少于400ml以下。观察每小时尿量,是早期发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好方法,故及早放置导尿管,计算尿量;如病人合作,可嘱每小时排尿1次,可避免留置导尿管发生感染的问题。 ②尿液有形成分:功能性少尿者,通常只有透明或细颗粒管型。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可见大量上皮细胞管型、变性细胞管型、粗颗粒管型和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肾皮质坏死时有血尿,血红蛋白尿,色素管型,坏死上皮细胞管型等。 ③尿比重:早期比重可正常或增高,以后下降固定于***左右;如尿比重高于***以上,多表示脱水。 ④尿钠浓度:在少尿期,肾小管损伤,使钠盐回收能力减退,因此尿钠增加,浓度常在30~60mmol/L。 2)尿-血浆的渗透压比值:此比值反映肾小管的浓缩与稀释能力。当肾小管损伤后,因其浓缩功能差,比值常在***以下。 3)利尿试验:在血容量补足的情况下,病人仍无明显尿量增加,可行利尿试验以鉴别。先用20%甘露醇100~125ml静脉注射,每小时尿量不超过40ml,表示肾功能衰竭;若甘露醇无效,改用呋塞米40~60mg静脉注射,每小时尿量超过40ml,仍表示肾功能良好。 4)血液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可达到20×109/L左右,中性粒细胞可达80%~95%;贫血程度视有无失血、溶血及氮质潴留程度,血细胞比容常降至20%~25%。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血小板计数降低。 5)血液化学:尿素氮、肌酐、血清钾浓度增高,血清钠、氯、钙、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在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管吸收水的能力减退,尿中尿素与血中尿素比值常在15以下,尿肌酐和血肌酐比值降至20以下。 2.多尿期 1)24h尿量增加至400ml以上,数天后尿量可达2500~3000ml以上;尿比重仍低,开始在***左右,以后可低至***尿常规原有的异常成分逐渐消失。尿中管型消退较速,白细胞常仍增多,历数周始退,可能系泌尿道轻度感染之故。 2)随着病情好转,血液生化异常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尿素氮初期可继续上升,以后逐渐下降;当尿量特多时,可出现低钾及低钠血症。 3)贫血逐渐恢复。 3.恢复期 24h尿量恢复到1500ml左右;肾功能的好转则视肾脏病变决定,经过长期随访,有的病人肾功能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但也有部分病人遗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症状。 具体有以下检查项: 1)中心静脉压测定 准确了解循环负荷情况。 2)心电图 有助于高钾血症的诊断及对心脏情况的了解。窦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或T波倒置7例。 3)B超声检查 完全无尿者应行此项检查以排除结石造成的梗阻。 4)肾活检 指征未排除了肾前性和肾后性原因的无明确致病因素的肾性ARF。 5)在鉴别诊断需要时尚可酌情施行泌尿系造影、肾图、肾扫描,肾血管造影等检查,常可协助鉴别尿路梗阻,肾前性少尿或肾血管病变。 以上是对于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易混淆疾病。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如何鉴别?: 一、鉴别 本病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肾小管坏死与肾皮质坏死二者反映病情轻重,直接影响预后。当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于妊娠较早阶段,年龄>30岁,少尿或无尿持续>10天则后者的可能性极大。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动脉相中弓形动脉或叶间动脉分支消失,肾包膜血管粗大,肾相显示皮质区有浅窝状缺损;CT扫描肾皮质呈透明区有助于肾皮质坏死的早期诊断。 2、少尿 需要鉴别是由于血容量不足,还是已经发生了肾实质损伤,前者表现明显口渴、脉速、血压正常或降低、脉压缩小,尿浓缩,中心静脉压<***Pa(6cmH2O),严密观察下,补充液体后尿量增加。当血容量纠正后,尿量仍不增加,表明肾血管有持续性痉挛或肾实质损伤,使用利尿剂后尿量增加者则前者可能性大,否则表明已进入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 3、肾后性尿路梗阻 最常见于困难的产科手术中因解剖位置不清而误扎双侧输尿管。一般病史明确,术后无尿,可经输尿管插管确诊。 4、肾小球或肾微血管疾病二、间质性肾炎 指尖健康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指尖健康为您介绍的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做哪些检查,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指尖健康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